作者:晋文婧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在凤阳,这句话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还有三个数字与之佐证:9米、12米、24米。以明中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对城市建筑依次限高,践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融合的理念,提升了明中都城在凤阳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核心价值。
在这座很难看到高层建筑的城里,高度的限定,却带来了宽度的拓展,这个“宽度”就是来访者的视野。一条纵贯全城的、6170米的中都城中轴线,连接古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人们的凝望中越发清晰。
感受创造力
提起中轴线,经典案例在北京。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
凤阳明中都城,这座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北京故宫的“蓝本”,同样留下了一条中轴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凤阳明中都宫城内的水系布局以及河道、桥址的位置、规模和基本形制,确证了前朝宫院与午门之间连廊的存在,揭示出前朝宫院西南角廊庑的建筑布局,修正并极大丰富了对于明中都宫城内中路建筑布局的认识。”明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王志说,今年将重点对前期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
透过几代考古专家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著述,今天的人们,可以在脑海中清楚勾勒出那个极具创造力的图景:明中都城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的中轴对称,南北向中心轴线贯穿主要的城门、金水桥、宫殿、苑囿、凤凰山系,自南而北的建筑有:洪武门、洪武街、大明门、承天门、外金水桥、午门、内金水桥、奉天门、三大殿、后宫、玄武门、苑囿、宝盒山、北安门等。中轴线两侧建筑对称排布,继承了“左祖右社”的形制。大明门南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副中轴线“云霁街”。
呈现亲和力
“北京中轴线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于明中都同样是一个好消息。”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如亮说。而这一条明中都中轴线,以及它所串联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点,未来会怎样呈现呢?
站在洪武大道与云霁街的交叉口向北看去,是明中都的承天门遗址。去年9月,凤阳明中都承天门保护展示项目方案获得批复。今年下半年,工程正式开工。“承天门”,未来将在遗址保护棚罩中展现“真容”:中空城台部分展示考古遗址,城楼部分采用实物结合声光电方式,展示承天门及明中都部分重要建筑的建造过程及建筑特色。
2017年,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成为安徽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遗址公园范围内,一轴(中轴线),串起了“一心”(奉天殿)、“两带”(宫城城墙和护城河、禁垣城墙)、“四区”(御苑、内廷、外朝、禁垣)、“九点”(午门、西城墙、金水河、护城河等)。遗址展示的重点,融入城市总体规划。
蒙城县尉迟寺村留下了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城”;而明中都作为格外重要的都城类遗址,则是安徽另一张关于“城”的亮丽名片。郭如亮说,这座“城”,最终的目标是要向市民和游客实现全区域开放。从景观的优美到历史的厚重,他希望为游人带来由浅入深的体验。
涌动生命力
“建造‘方城’与‘中轴线’,堪称中国人几千年来筑建家园所遵循的理念。”在考古专家阚绪杭看来,城址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轴线则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的哲学思想。一座城因为两条轴线带来优美和谐的“理想布局”,其中哲学和美学融入了普通人朴素的生活体验。
孙家林是凤阳县博物馆的巡馆员,也是馆内的义务讲解员。他说自己特别愿意给游客推荐“大明门”,因为那是主轴线与副轴线即洪武大道与云霁街的垂直交叉处。“身处这处‘坐标’,我们可以‘入城’,可以初步了解整个明中都的布局。”孙家林希望将这座曾经的“理想都城”介绍给更多的观众和游客。
副中轴线自东向西构建了鼓楼、中都国子学、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钟楼6座建筑。在云霁街一端的鼓楼下生活了30多年的钱芬,对家乡的每条道路、每条街巷如数家珍。她家的店铺位于副中轴线的尽头,成为游人打卡的“坐标”之一,文旅融合让她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家乡扬名,兴业安居,熙然而乐,这是他们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