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徽文化“金名片”调查之一
“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诗词歌赋的精神食粮,或能口传书载,不会泯灭,物质形态的“黄鹤楼”和“长安城”,作为重要文化载体,一砖一瓦却要接受千年岁月的磨砺冲刷。
遍及徽州大地近五千个徽州村落,大量的徽派建筑,民居、祠堂和牌坊,是乡土文化的“琼楼玉宇”,徽风皖韵的独特标识,承载了古徽州千年文明史和火热的当代生活。如何让这些饱含文化底蕴的物质实体,抵挡漫长岁月侵袭?建筑学界进行了数十年科学探索,从单体建筑测绘到古村落整体布局测绘,从信息采集到三维建构,从关注营造技巧到关注文化生态……文化数字化聚力赋能,助力宝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迷人魅力。
数字化是古建保护利用的必然选项吗?
——重新解析“物质实体”,高效整合要素信息,数字化为古村落全景呈现与全民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徽州古村落,享誉海内外。
早在1999年,黟县西递、宏村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当时全球首次把古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年后,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数千年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古人的哲学思想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徽学研究者认为,徽州文献是徽学之根源,徽州古民居则是文献中“最具有地标价值”的活文献。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
寻求建筑实体保护和文化保护同步进行,多年来是螺旋式前进的。迁建,是脱离环境的单一建筑保护;修缮,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博物馆式保护,对于数量巨大的徽派古建来说,无法大量实现。
既能对建筑实体进行有效保护,又能全面整合古徽州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及生活习惯等要素信息,还能应对古建筑遭遇自然灾害等问题后的重新建设,数字化成为一种必然之选。
多年来,在对于徽派古建数字化的建构探索过程中,“物质实体”正在重新解析,“物理身份”也在不断突破。数字化为古村落的全景呈现与全民共享提供了真实的可能与技术支撑。
徽州古建的“生命档案”是怎样建立的?
——年复一年的数据测绘,初步建成我省徽州古建数据库,储存现状遗存、营造史料和相关研究等信息,提供古建保护利用“数字赋能”的端口
汤铭是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生,即将开始他的博士学习生涯,前不久,他和同学们刚从黄山回来。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学生们都会在暑期开辟“第三学期”,分批进驻皖南,选取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或古建筑单体进行数据测绘,包括西递、宏村、南屏、屏山、棠樾、呈坎、唐模、龙川等地,时间短则10天,多则半个月。汤铭告诉记者,老师们以前的测绘离不开皮尺,现在他们会用到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无人机、三维扫描仪等,设备越来越先进,为巧夺天工的斗拱榫卯建模、用光学扫描技术减少传统测绘时对梁木彩绘的影响、通过电子数据发现古人设计的巧思……一代代老师、一批批学生,为徽州古建这份“生命档案”倾注了心血。
在此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徽州古建数据库。
古建筑资料主要由现状遗存、营造史料和相关研究等信息构成,现状遗存包括了空间、尺度、色彩、纹理、材料等信息。通过大量的前期勘察、采集工作,配合文字、照片的记录,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格式转换、编码,采用不同类型的数字化方法,最后构建古建筑遗产资料数据库,永久存储于信息世界中。
在这个信息世界中,每座古建筑不但有各种详细的数据和测绘图,还有三维虚拟数字仿真数字模型。人们可以看见古建筑的形制、结构、细节,乃至营造过程,可以看见古村落整体布局、水系、道路系统、园林景观等系统而全面的景象。
数据库的建立,为徽州古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弘扬奠定了基础。从信息采集进行学术研究,到做成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形式供大众体验,三维数据采集、三维模型重建、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正在加入进来。
数字技术在古建筑测绘和保护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依靠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字技术还应用于古建安全评估。倾角仪、测缝计、沉降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点等监测设备及点位,对建筑物本体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保护数量众多的徽派建筑,不能说“数字万能”,但对徽派古建全面系统真实的数字化记录与展示,却是“数字赋能”的端口。
如何在古建“数字世界”里更深入解读徽文化?
——从单体建筑到整体空间,从关注显性的村落和建筑的自然生态与营造技艺,到挖掘隐性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为徽州古建量身定制的数据库,可将徽文化的魅力传播到四面八方
“宣城查济的古建,为什么与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古建形制相近?”“在绩溪研究古建筑,为什么了解到徽厨大师的经历?”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郑志元,参与这项工作已有十余年,他说,数据库,是我们教学、科研、创意的源头,在纷繁的数据中,找到共性、个性,找到规律、特征,也找到了“徽州故事”。
建筑是为人类活动而服务,它们无声地讲述着一方水土的发展史。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镇文化的写照和缩影,隐藏于古村落中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从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出发,更加深入地解读徽文化?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建筑学教授陈刚,提出了建立徽文化系统的“大保护观”概念。涉及到徽州古村落与徽派建筑保护及活化传承的十个维度:历史文化、加固修缮、文旅策划、规划设计、工程开发、人文技术、艺术创意、品牌传播、产业衍生及乡村振兴维度,具体到研究与实践层面,包括徽州古村落空间形态、古村落景观环境、徽派建筑保护与更新、徽派建筑创新设计、徽州文化与创意设计……
古村落数字化属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信息科学、地理学、建筑学、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需要通过多学科理论的深度融合以及技术方法的广泛协同。陈刚认为,从单体建筑到整体空间,从关注显性的村落和建筑的自然生态与营造技艺,到挖掘隐性的历史故事与人文精神,这个数据库,是为徽州古建量身定制的,同时也将徽文化的魅力传播到四面八方。
今年7月,合工大“徽州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这个实验室依托学校学科交叉建设基础,以数字化平台为技术支撑,将在创新人才培养、徽州古村落保护、徽派建筑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以期通过数字化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促进多元技术在数字创意产品的生产力转化,助力我省乡村振兴,助力安徽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一种保护方式和应用探索,也是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保护观念的变革。数字化的诸多新技术激活和整合了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信息碎片,信息和数据又将在广泛参与和互动中,构建起古村落新的文明,创造出新的传承方式。
“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古村落是保护的对象,文化是保护的核心,最终的目的是回归文化传承
在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一个实验室内,放置着一个陈旧却精致的古建模型。学生们颇有感触:“模型是十几年前制作的,实验室地点几次搬迁,它都跟随着我们,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的符号。”
数字技术更先进了,不代表技术可以取代人的智慧,相反,更需要沉下心来,潜心研究。在数字化保护中,古村落是保护的对象,文化是保护的核心,数字化技术是保护的关键,传承则是保护的最终目的。
青年学子们的努力,不断完善着徽派建筑数据系统,而这些未来的建筑家们,也从徽派建筑的数据库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化为多彩、多元的转化与传承。
“汉语中的徽、辉、慧、惠四个字有着相似的读音,我们的作品‘徽家’以传统徽派民居为建筑原型,深入发掘传统建筑智慧,融合现代建造体系和太阳能技术,实现足够惠民的建筑造价,通过建筑诠释‘徽派、光辉、智慧、惠民’等关键词的内涵,努力探索徽派建筑要素的现代再现方式。”去年,在张家口市举行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现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杨泽宇和团队成员,如是介绍作品“徽家”的设计和建造。
他们将现代手法与传统徽文化融合,实现徽派建筑、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回归。“更加低碳环保、具有地域文化特质、具有新的业态特征、具有产业带动优势,我们从徽派古建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中汲取能量,产生了打造‘新徽派’的理念。”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宣蔚说。
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徽州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结项展览上,文创产品、村落升级改造方案,微缩景观模型等展品一一呈现,既有对单一废弃建筑物进行空间结构上的改造,也有对村落地段进行整体的更新规划。学员们在保持村落传统肌理的基础上,秉承着绿色、生态、人文、宜居的原则,融合徽州的建筑造型和生态景观特色,提出了更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规划方案和文创产业策划。
陈刚认为,做好徽州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保持原真性、突出研究价值、可形成活化利用的技术支撑、可作为文化传承的拓展原形。全面的、成体系的“徽州建筑文化特色数据库”,尚需要3年左右时间,才能更加完备。在这一基础性工作之上,进行挖掘、梳理、保存、推广,展现徽派建筑、徽州古村落背后极为深厚的徽文化底蕴,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走进历史,还要走入当下,业界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新思维理念,共同担负起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