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淮河奔流,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创新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升华。我省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记忆、传承、创新、传播,打造文明课堂,传递文化基因,涵养新时代价值理念。不老的江淮,将文化精华镌入人们的DNA,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看文化遗存,满目生辉。它们是可读性越来越强的“遗址公园”,也是萦绕烟火滋润心灵的“美好家园”,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产生雨润万物生、日用而不觉的功效
护城河边杨柳拂烟, 7147米精心保护的古城墙,像一道时光的界线,围着3.65平方千米的古城,围着一段“看得见的历史”。寿县古城,仿佛是江淮大地上的一个“浸入式文明课堂”。
大多数来访者更愿意“步行进城”,穿过依旧车水马龙的巍峨门楼,感受“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居游一体的古城烟火。历代陈迹星罗棋布,文明因子碰撞融合。南门外驱驰四驾马车的春申君雕塑遥对蓝天上的风筝,急匆匆的快递小哥闪过巨木参天的总兵署,闹嚷嚷的孩子们迎着5米多高的新铸楚大鼎,步入全国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
寿县是中国豆腐发祥地、淝水之战古战场。这里出土的“大府之器”错银铜牛、鄂君启金节、楚金币“郢爰”等珍贵文物惊艳世人。寿县境内寿春城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晚期都城,八百年楚国的“落日余晖”涂上亮丽的文化底色,历代文化遗存沉积于深厚的土层。
今年以来,寿县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指挥部,重点实施6大类项目、63个子项目,创建寿州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座公认的“地下博物馆”,正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的国家遗址公园,开发其多元价值。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是多元一体、美美与共、融合创新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
安徽文物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大遗址数量众多,含山凌家滩,凤阳明中都,蚌埠双墩,蚌埠禹会村,寿县寿春,铜陵、南陵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濉溪柳孜遗址等7处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重要大遗址名录。
当前,省内有32处国保单位大遗址,25005处不可移动文物,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大运河安徽段3处世界文化遗产,亳州、安庆、寿县、歙县、绩溪、桐城、黟县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0个中国传统村落。全省232家博物馆纪念馆,国有文物118余万件。
安徽摸清文物家底,从记忆、传承、创新、传播4个方面用力,努力推动文化遗产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赋彩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百姓家国情怀。
如果说寿县古城适合步行而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段沿线则可以驾车而行,摇下车窗,古运河的风扑面而来,仿佛带着时光之河悠悠的气息。
大运河安徽段“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 沟通黄淮,自河南流经安徽淮北、宿州两市三县一区,全长180公里。2021年8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沿线省份正在有序推进建设方案。
在泗县,依然保存有一段长约28公里的运河古道,有5.8公里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通济渠现存最完整的一处活态遗址。淮北市博物馆馆藏1万余件文物中,70%以上为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出土的文物。
“镇馆之宝”是静止的,对其历史信息的整理、阐释和传播,却是活泼泼易于理解的。文化遗存是原真的,呈现方式却是数字的、可读可感饱含创新创造的,它们是迎接访者可读性越来越强的“遗址公园”,是萦绕烟火、融入生活、滋润心灵的“美好家园”。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建设中的繁昌慢谷·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含遗址保护、文化体验和南唐风情三大区域,成为综合性文化景观。垓下遗址公园展示中心入驻了剪纸、陶艺、泗州戏等非遗项目,文化体验感更加丰富。
到访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宏村,游客赞不绝口。这两座安徽南部民居的代表性古村落,以其相对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品味“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的皖南乡村独特意境,感受看得见的乡愁。
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江淮大地上获得时代新生、绽放独特魅力,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历史文化遗产,带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安徽地域文化特质,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塑人,产生雨润万物生、日用而不觉的功效,引导百姓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听人文故事,如沐春风。物质遗存呼应精神之源,安徽加紧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整体文化影响力,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看过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再俯身案头、翻阅典籍,能够发现物质遗存的价值阐发与建设精神家园密不可分。
明万历年间,时任分巡淮徐道的朱东光,以“老子在亳,庄子在濠梁,管子在颍,淮南子在寿春,皆中都所辖地”,选取《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真经》《管子》《淮南鸿烈解》四种,合刊为《中都四子集》。
访遗存、阅典籍,江淮大地优秀传统文化集纳多元流派、勇于革故鼎新、重视教育教化……积淀其间的深沉精神追求,是后世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先哲之呼声掷地有声。管仲变革,齐国成为春秋强国。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庄子加以阐释发扬,影响深远。
诗赋之吟咏慷慨深沉。“三曹”诗、赋、文创作上推陈出新,“建安风骨”闪耀文学史。
学堂之诵读朗朗上口。徽州人秉承朱熹“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的理论,高度重视教育。“桐城派”发祥地之桐城,民间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传统。
家训之教诲语重心长。包拯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短短37字家训流传后世。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化为改革创新的历史基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滋养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徽商的开拓精神、诚信品质激励新一代企业家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包公的故事记在文献中,唱在戏文里,以鲜活的形式传播清明政治文化。六尺巷故事包含的亲仁善邻、和合包容之道仍在启迪后人。
安徽正加紧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整体文化影响力,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去年5月,一场“非遗进景区——全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比赛”在宿州举行,《碧玉簪》《包公巧断换亲案》《龙女小度》等10个经典剧目或唱腔响彻在大运河畔。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和锤炼,至今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的戏腔歌调,无不表达着传统美德和文化意蕴。
戏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一方水土的思维特点、风格特征和人文气魄。安徽的黄梅戏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以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淮北梆子戏等为代表的31个戏曲剧种,从北到南充盈着百姓的文化生活。
典籍出自庙堂,既丰厚又严谨;戏文来自民间,有情感有温度。它们相互印证,展现安徽传统文化的千姿百态、创新创造,为我们提供智慧与力量、温暖与慰藉。
悟人和文化相生相养、相互塑造。文化遗产与现实对接,见人见物见生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存“根”留“魂”、开枝散叶
安徽传统文化还倡导以人为本,推崇经世致用,给我们带来启示:“人”,始终是文化的主体和载体;“用”,则是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存续并发展的命题。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明、赓续文脉的重要载体。
目前,全省有木结构营造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珠算3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99项,省级626项,市、县级6000余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9名,省级792名,市、县级7800余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99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不断健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实践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
徽州竹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建华,成长于黄山市徽州区洪坑村,这是一个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精美的木石雕刻随处可见。丰厚的历史遗存给予洪建华最深厚的滋养与启迪,他决心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他自己创办的徽派雕刻博物馆内,珍藏了从宋朝到民国时期的徽州传统竹雕、竹编、木雕、砖雕、石雕及各种流派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现源远流长的徽派雕刻文化;也展示了他的个人作品,囊括神话故事、特色民俗以及新中国社会变迁等各类题材。
人创造文化、发展文化,文化塑造、滋养人,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活态传承样板,徽州文化是具有丰富遗存的特色地域文化,形成了徽州教育、徽派建筑、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菜徽剧等经典文化符号。研究与实践并进、事业与产业相融,文化符号“动起来”、文化资源“活起来”,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019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此外,我省还有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为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
安庆是中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地、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拥有黄梅戏、岳西高腔、文南词、怀腔、高腔等众多传统戏剧非遗代表性项目。除了近10个专业院团,登记在册的民营院团百余家,从业者数千人,此外还有大量生机勃勃的民间班社。
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设立后,各非遗传习基地、非遗展馆等被纳入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打造范畴,为历史文化遗址资源发展非遗配套项目,以非遗和旅游资源为依托的研学旅游,已成当地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的新业态、新亮点。
传统文化层次丰富,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可以展示,又有民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等抽象内容可以表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再现辉煌,这是江淮儿女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