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以前回老家,常常为临时停车发愁,今年真是大不一样。”假期从上海返乡的安徽寿县企业家韩伟刚发现,在安徽淮南街头,多处路段出现了写着“限时30分钟”字样的停车位。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拓展地上、地下空间,通过建设立体、地下停车场等方式,深入挖掘可用空间,大力增加停车位的供给量。据悉,安徽2019年启动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设区城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2万个,逐步建成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
挖潜:盘活闲置资源
“截至目前,淮南市已在市区设立‘绿色临时停车位’55处983个。”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杨林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分钟周转一次计算,12个小时内,这些车位能满足临时停车需求2.3万多次。划“绿色临时停车位”,“划”到了广大淮南市民的心坎上。
日前,位于安徽省会合肥的杏花公园公共停车场项目正在全速推进。杏花公园位于合肥中心城区,过去道路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停车场数量少。新建设的公共停车场设计车位数420个,含充电停车位84个,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将有效缓解周围民众游玩杏花公园不好停车的窘境,并减轻周边路网出行压力,提升老城区道路品质。
今年以来,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机械式停车设施安装建设管理办法》,巧用过渡、零星地块建设停车场,有4处零星地块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其余7处计划于2022年开工建设。
“我们将进一步增加停车位供给,充分利用城市道路、休闲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同时大力推动机械式停车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市民停车难题。”合肥市建设局城建处副处长钟伟说。
近年来,安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充分利用《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发行债券专项用于城市停车场项目建设,不断拓宽停车场建设融资渠道。
立体:向上发展,向下拓展
近日,安庆市首个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场正式运营。在安庆市孝肃路与东围墙街交叉口,记者见到一个现代感十足的五层高蓝色建筑。据安庆中机飞翔智慧泊车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方昕介绍,停车场占地面积1266.78平方米,共有5层,可提供111个立体升降式停车位。
“停车场采用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驾驶员只需将车停在一楼的停车位上,管理人员通过操作升降机操作器,就能自动把车辆输送到楼上的停车泊位,即使停放在最高层,取车也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方昕说。
通过实施立体、地下停车场建设等方式,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拓展地上、地下空间,更大限度地增加停车位的供给量。同时,依据规定比例在新建工程中配建充电桩,持续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布局加密完善。
“孙北小区停车场维修前只能停10台车左右,维修之后预计能提供停车位三四十个。” 眼下,合肥市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的两处停车场改建工程正在进行中,稻香村街道建设发展部副部长罗庆介绍,位于合作化南路24号的合安大厦地下车库年久失修,墙面渗水严重,容易产生内涝,对车库进行翻新处理,重点维修排水系统,将更加方便业主停车,缓解地面停车压力。
智慧:科技赋能停车资源多维度应用
一个平台、全城通停,智能识别、无感支付……马鞍山市正在逐步实现一个平台App畅停全城。届时,市民可通过“马上停”平台App提前查询附近停车场,了解剩余泊位数量,享受无感支付等便捷服务。
路边分级引导屏、“合肥停车”App、高德地图导航平台、合肥智慧停车信息平台……“作为创新高地的合肥,理所当然会用科技赋能停车资源多维度应用。”钟伟告诉记者,通过信息化平台,市民可以实现停车场的查询、车位的预约、停车引导服务、停车费结算等功能。
今年年初,全省首个由平面停车场改建成的立体智能停车场——合肥百货大楼停车场,正式对外开放。自2020年8月起,百货大楼启动停车场改造工程,将原来单层平面停车场改造升级为8层立体智能停车场,车位增加至90个,车辆入库无须倒车,可直接驾车驶离,停车、取车用时都不到1分钟,增加了停车泊位周转效率。
当前,合肥停车App正在拓展信息服务功能,综合利用平台动态交通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对路内临时车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综合分析全市1.4万个路内停车泊位以及600余个停车场信息数据的基础上,研判工作日停车高峰时段,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停宜慧”或“合肥停车”微信公众号自主查询周边停车资源,实现一个手机全流程。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积极推广应用停车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停车智慧化应用水平,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推进停车泊位智能引导系统建设,推动停车智能化,提高停车场(位)管理能力。探索建立有效的泊位共享机制,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满足持续增长的城区停车需求。(记者 常河 马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