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岳富荣、李家鼎)黑土地上,绿畴茫茫。晨辉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臣做完起飞前的最后准备,掰动按钮,无人驾驶植保飞机腾空直上,进行喷洒作业。
“瞅这长势!”看着手机传回的实时画面,刘臣开心地说,“这是秋收前最后一飞啦,今年保准又是个丰年!”
在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晨辉农机合作社颇有名气:承包土地300亩、托管900亩、代耕9000余亩。
“经营规模这么大,可离不开机械化!”刘臣快人快语。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怎样给黑土地保护注入农机的力量?
吉林省近年来提出“用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涵养‘黑土地保护’”的新思路。2021年,全省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875万亩,比上年增长55.2%,免耕播种机发展到3.5万台。目前,全省耕地质量平均达到4.19等,比2015年提高1个等级。
在榆树市农业部门支持下,刘臣与长春市农机研究院、农机企业的专家联合攻关,在2019年开发出了“秸秆归行条耕联合作业机”。“用上新机具,秸秆不用挪、不用烧。最关键的,是把咱的黑土地保住了。”
农机大规模普及,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茁壮成长。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要啥有啥!”跟着刘臣走进合作社库房,只见免耕播种机、秸秆归行条耕机、大马力拖拉机等堆得满满当当,“一共70台,每年都在更新。”
“这些‘宝贝’总价值200多万元,政府补贴超过六成。”刘臣直言,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正是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底气。
截至目前,吉林累计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7.6亿元,配套省级资金20.8亿元;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有6300多个。截至目前,吉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以上。
步入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展示厅,大屏幕上“繁星点点”。“一颗星代表一个监测点,每个合作社的耕作情况都一目了然,方便我们掌握全局动态。”工作人员魏文介绍。
今年4月,“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正式启动,可实时查看任意一家接入平台系统的合作社。截至目前,系统监测面积达1700万余亩。预计到明年,全省保护性耕作补助作业地块就可实现远程监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