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报刊网络信息参考

安徽日报.图】合肥物研院 哈佛“八博后”的家国情怀
 

哈佛“八博后”的家国情怀


哈佛“八博后”中的王文超、刘青松、刘静、任涛(从左至右)在实验室里讨论科研进展。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华徽网消息  (桂运安) 在合肥董铺水库旁,有一座美丽的科学岛,这里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是我省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而这里正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近年来,在科学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强大磁力吸引下,8位在哈佛大学从事生命科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科学家集体回国,他们选择在祖国的大地上探索科学的奥秘,写下一篇篇感动中国的精彩篇章。

  “越出国越爱国,越比较越自信。”这是哈佛“八博后”归来后的集体心声。“我们只是千千万万归国留学人员中普通的8个人。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说,“我们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后,决定集体回国,一方面相互之间不用磨合;更重要的是,随着祖国的强大,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共同做事的平台。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认真踏实地做好科研。 ”

“祖国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热血沸腾”

  “8年前,听朋友介绍,中国将建立自己的强磁场实验室,并且对此有着宏大的计划,我当时就热血沸腾。”8月17日,在科学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哈佛“八博后”中最先回国的王俊峰研究员告诉记者。2009年8月,原本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王俊峰,在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面谈一个月后,全家就彻底地从美国回来了。

  王俊峰的突然举家回国,让他的美国朋友们“很是意外”。“回国的决定看起来也许很仓促,但实际上,回来早已是我的梦想。 ”王俊峰说,早在2007年,他就开始在思考回国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对科研的投入也非常多,中国建立自己的强磁场实验室后,这一平台将比美国的绝大部分实验室条件都要好。

  “面试完当天,我就激动地给爱人打电话,决定回国。”王俊峰表示,中国终究是海外学子的根,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回来也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作为最先回国的“领路人”,王俊峰的这一回国举动,在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群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后面回国的7个‘博后’,其实都是受到王老师的影响。”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说。

  在集体回国的哈佛 “八博后”中,有两对夫妻,他们分别是从事药物学研究的刘青松、刘静,从事药物学研究的王文超和从事稳态磁场肿瘤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张欣,他们分别于2012年、2013年回国。 “与国外对照着来看,真是越比较越有自信。”刘青松坦言,这些年来,国家对人才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很多“人才计划”,非常欢迎海外学子归来。在他率领的药物学团队中,就有25个核心成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其中哈佛“博后”就有4个。

  “王老师回国后,生活和工作都很好,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激励着我们陆续回国。 ”张欣说,回国发展原本就是很多海外学子的梦,而他们只是回国浪潮中的“沧海一粟”。

  “虽不是安徽人却对这里一见钟情”

  今年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揭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科技航母”扬帆启航。这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为安徽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增添了一个重大平台,也意味着安徽已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充分说明我们当年选择合肥是正确的。 ”刘青松笑言。

  “我们8个人中,没有一个是安徽人,却都选择了安徽、选择了合肥。 ”王俊峰说,合肥丰厚的科教资源、科学岛优美的环境、院里领导的热情和干事决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让他们几乎对合肥“一见钟情”。 “天时、地利、人和,这里全部具备。 ”王俊峰透露,他全家从美国飞到上海的时候,单位就派了车来接。第二天一早,院里领导就登门拜访,让他很是感动。

  “咱们到合肥来,其实王老师是桥梁,我们都信任他。 ”刘青松说,对于选择回国的人来说,合肥基本上都不是首选之地,但这里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这里有不用磨合、志同道合的团队。

  “这里有世界领先的稳态强磁场装置,实验条件一点不比国外差。 ”去年刚刚回国的任涛研究员说,他主要从事高通量药物筛选工作,在美国生活了18年,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来到合肥,就要留下来做一番事业。 ”任涛说,他到合肥第二天就办了张公交卡,花几天时间将合肥转了个遍,“合肥现在是我的第二故乡。 ”

  强磁场极端条件,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自1913年以来,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目前,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水冷磁体创三项世界纪录,混合磁体已产生40T的世界第二高稳态强磁场,建成国际上首个扫描隧道显微镜-磁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三种显微镜合一的组合显微镜和亚太地区首个一体化9.4T、400毫米口径高场磁共振成像-动物实验室研究平台。

  “现在,我们的稳态强磁场装置已经领跑国际,但刚回来的时候,这些都只是在蓝图中。 ”王俊峰感慨地说,刚回来时,科研条件还不是太完备,国家配套政策也不是很到位,但为了建造一个世界最高水平的强磁场装置,他和所有强磁场中心的成员们都付出了极大心血,现在回想起来,他最大的感觉就是骄傲。 “刚回国那会儿,大家都集中在一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小红楼’里工作。 ”刘静研究员透露,早上一开门,“小红楼”的地上满是蜈蚣等毛毛虫,“因为我们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后来直接把蜈蚣抓起来,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

  “刚回来时,孩子也不太适应,语文只能考十几分。 ”张欣坦言,对孩子的语文成绩她也曾有过担心,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很快适应了国内环境。 “现在赶上了好时候,各项条件改善了很多。对于归国人员孩子的教育等问题,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都给予了特别支持,我们完全不必操心,心无旁骛地做研究就可以了。 ”对此,王俊峰很是欣慰。

  “努力把科研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集体回国的哈佛“八博后”,虽然均依靠强磁场装置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但分工各不相同。 “我们8个人如果理一条学术链的话,我主要从事膜蛋白结构研究,张钠从事核酸结构研究,我们两个人的研究领域是在分子层面;张欣主要研究稳态磁场的肿瘤生物学效应,研究领域是在细胞层面;林文楚主要研究动物模型,研究领域开始到了动物层面;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4个人属于药物学团队,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学研究,研究领域已经到了人体层面。 ”当年的回国“领路人”王俊峰娓娓道来,“无论在哪个层面,我们都努力把科研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

  不仅如此说,他们更是如此做。2012年12月,借助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王俊峰与合作者结合纳米碟技术,首次提出钙离子调控蛋白与膜相互作用的新机理,成果刊发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T细胞信号跨膜传导研究的空缺,完善了T细胞受体的磷酸化模型,更重要的是丰富了生物体内钙离子的生理功能。今年4月,他又利用高场核磁共振技术,帮助揭示趋磁细菌生物矿化机制之谜,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材料科学著名杂志《材料化学期刊》上,对于揭示生物矿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年来,张钠研究员应用液体核磁共振研究核酸结构生物学,目前已解析5个核酸及药物复合物三维结构。专注于肿瘤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张欣研究员,在磁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磁场联合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方面的研究取得系列进展。从事动物模型研究的林文楚研究员,则发明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基因检测方法。

  世界规模最大的药物靶点检测细胞库、世界先进的精准用药技术体系、全省唯一的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筛选平台……拥有4个哈佛“博后”的刘青松药物学团队,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更是将相关成果推向产业化,他们团队成立的成果转化平台——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省精准医疗重大工程牵头单位。

  “我们建立的药物靶点检测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种,几乎覆盖目前已知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 ”细胞库主要研发人员王文超研究员介绍,美国细胞库细胞种类只有90个、日本只有110个,中国这一细胞库的建成创造世界纪录,也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只是留学回国人员中的普通一员,还没有做出特别重大的成果。 ”在采访中,哈佛“八博后”多次强调。 “我们的梦想,就是建设世界最好的强磁场装置,在生命科学领域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造福全人类。同时,也希望通过强磁场建设,培养更多能超过我们的学生。 ”王俊峰表示,他们将继续在科学的星空中探索、翱翔,努力实现这一梦想。

2017-8-26 7:48:37
【相关新闻】:::...........
·新华网】安徽海外最大铜矿首次跨境分红
·安徽绩溪县太极湖村:皖南山坳的千年古村
·皖江晚报】安徽首条过江隧道预计7月通车
·安徽普通高等学校126所【名单】成人(6)所
·安徽商报】合肥智能无人艇首秀合肥巢湖
·体育报】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安徽·淮北站)圆满精彩
·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安徽˙淮北站)精彩表演
·安徽“四季村歌”夏令营特色展演:池州九华天池傩仙镇启动
·安徽日报】安徽发布“四季村歌”最新夜间文旅品牌
·第三届安徽“四季村歌”特色展演活动在池州启幕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ZGhhw163@163.com Tel:1537551312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