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近日,天津广播电视台的《这是天津卫》栏目摄制组来到蚌埠,聚焦珠城的美食、民俗以及和天津的渊源。
《这是天津卫》是天津广播电视台一档立足于天津本土文化的栏目,节目内容主要推介与天津有关的旅游、文化资源,根据安排,此次栏目的特别节目《寻根年夜饭》蚌埠篇在春节期间播出。
栏目组的摄制人员拜访了蚌埠当年修津浦铁路的老员工、民俗专家以及一些制作小吃的手艺人。采访期间,摄制组工作人员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似曾相识”、“一见如故”,蚌埠人的语调、性情都和天津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蚌埠话和天津话,咋就那么像?
很多外来人口,乍一听到蚌埠话,都会有蚌埠话和天津话很相似的感觉。其实,近几年两地频频进行学术交流,很多来自天津的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天津话与周边的河北、北京等地方言的语音、语调明显不同,反而和以蚌埠为中心的皖北平原一些地方的方言十分相似,形成了独特的“天津方言岛”。根据目前从历史及语音等角度考证,关于天津话起源的说法,学术界流传最广、可信度最高的一个观点是,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去的,因此天津话来源于苏、皖。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燕王扫北”即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不少家乡及附近的人——包括大量安徽人和苏北人等——戍边屯垦。后来朱棣夺取帝位,亲赐天津这个地名,在此筑城设卫,即天津卫。至此,天津成为真正的城市,并且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这样,他们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其使用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强势语言。
一条铁路连起两座城市
到近现代,天津和蚌埠两个城市的联系就更直接和密切了。始建于1908年的津浦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的浦口火车站,全长1009.480公里。
1913年,袁世凯任命倪嗣冲为皖北镇守使兼领皖北观察使,后又被任命为安徽都督。倪嗣冲上台后,受袁世凯密令,将其军队驻扎在沿淮一代。为了便于在蚌督皖,1914年6月在蚌埠火车站附近分别建都督府和皖北镇守使署衙。
北洋军阀倪嗣冲发迹于安徽,创业于天津,最终由一名披坚执锐、纵横驰骋的武人,变成操奇计赢的大商人。
如今,走进蚌埠市博物馆里,就能感觉到蚌埠与天津,两地血脉相连。按实物比例场景复原的金城银行、东亚饭店等,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当时城市经济繁荣的盛况。安徽文史馆馆员郭学东说,蚌埠市博物馆里有很多“天津元素”,两地当时的发展有很多相互吸收、借鉴、融合的地方。
位于原二马路与华昌街交会处西侧的东亚饭店,就是由天津人王郅隆投资,柴德记营造厂兴建。这当时是蚌埠第一幢三层楼房建筑,采用的是传统木结构与巴洛克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方式设计,设有屋顶花园、钟楼、西餐厅、舞厅等,为全市旅馆业之最。
当时赫赫有名的金城银行,本部设在天津,由中国近代金融界知名人士周作民1917年5月创办,在经一路中段设有蚌埠寄庄。安徽督军倪嗣冲和安武军后路局总办王郅隆为最大股东,共占创办时实收资本的56%。
两地习俗展示历史渊源
1975年,民俗专家冯淮南到天津出差时,曾亲眼看到过当地有条巷子名字就叫“蚌埠巷”。“不论是明朝还是民国时期,有不少蚌埠人因为种种原因迁入天津,单从这个地名就能看出,蚌埠和天津的渊源。”
在天津的一段时间,冯淮南发现,天津方言与蚌埠方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腻歪”、“幺蛾子”、“垫巴垫巴”“剋”……这些蚌埠人脱口而出的“土话”,也是天津人的常用词。另外,蚌埠在结婚、出殡等民俗方面,也有着许多与天津民俗相同之处。例如,两地结婚的时间和流程非常相似,殡葬时“摔老盆”的习俗、殡葬的时间等,都与天津的民俗非常接近。因为饮食习惯相似,蚌埠人到天津或是天津人来蚌埠,几乎都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天津最有名的特产麻花、包子等也是蚌埠寻常百姓家里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食品,两地人在饮食习惯上也十分接近。
艺术内容频频共鸣
相似的风俗人情、饮食习惯,造就了两地相似的艺术形式和内涵。
国家一级编导金明就指出,解放前怀远街头卖艺艺人和天津的街头卖艺艺人不仅表演内容相似,就连表演前的开场白都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当年西沽的太平花鼓会享誉津门,行会时唱的就是凤阳花鼓调或是昆曲,而且天津人唱昆曲唱的是北昆,也是淮腔淮调。这说明天津不光语言上与蚌埠有相似之处,就连民间风俗和性情也有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