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是植根于凤阳民间的传统艺术,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肖庆红说,凤阳花鼓从历史中走来,一路风雨一路歌,一步步走向辉煌,越来越受人喜爱。
据肖庆红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后,为了充实帝乡凤阳的人口,从全国各地移民数十万徙居凤阳,于是形成了南北民间艺术的大融汇,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花鼓小唱。不久,由于中都城的罢建,加之自然灾害和苛捐杂税的重压,移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逃亡中,他们以夫妻、母女、兄妹、姑嫂等结伴而行,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作为演奏乐器,口唱民歌小曲,以此谋生和自娱自乐。于是,凤阳花鼓以有别于其他花鼓的形式而正式诞生了,而且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解放前,由于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凤阳花鼓一直被当做“讨饭的艺术”,是贫穷讨饭的象征。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其表演形式一种叫“唱门头”,一种叫“坐唱”。
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迎来了艺术发展史上的春天,它从内容、曲调、道具、服装服饰到音乐舞蹈等都有了很大变化。1955年春,凤阳花鼓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领导人观看了著名曲目《王三姐赶集》。
“这次演出后,凤阳花鼓不再是贫穷的标志,而是以江淮文化的一朵奇葩登上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肖庆红说。
改革开放后,凤阳花鼓作为凤阳“一绝”和凤阳人民的名片,多次出现在各种艺术赛场和庆典集会上,展示了旺盛的生机和艺术魅力。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凤阳被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随后又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走出去 让“东方芭蕾”唱响五洲
采访中,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开广表示,凤阳花鼓素有“东方芭蕾”之称,同时堪称我国近现代音乐的“酵母”、“鼻祖”,地位举足轻重。为此,凤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凤阳花鼓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文章,让这一传统艺术散发出新的活力,让这朵艺苑奇葩开得更加旺盛、更加灿烂。
据陈开广介绍,凤阳县每年都会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凤阳花鼓发展。为了营造氛围、培养人才,凤阳县经常组织大规模的花鼓展演,同时开展“凤阳花鼓进校园”。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设置了兴趣班、兴趣课或兴趣小组,中小学生的课间操也改成了凤阳花鼓健身操,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让凤阳花鼓后继有人。”陈开广说。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打响凤阳花鼓品牌,凤阳县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与央视合作,拍摄8集电视系列片《凤阳歌》;编写长达600万字的《花鼓全书》,今年年底即可出版。
“凤阳花鼓既能陶冶情操,也有健身功效,早在很久以前,就曾传到我国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一带。”陈开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易于传播的凤阳花鼓节目,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成为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