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6-28 14:26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1)】
【解放战争: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国内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渡江战役===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为有牺牲多壮志,百万雄师过大江]
[淮海战役:敢叫日月换新天,伟大新中国诞生!]
早在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就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号令:“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1949年,当时形势:国共两方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被歼灭,残余的兵力虽有204万,但正规军只有146万。人民解放军已经在战争中发展到358万余人,其中野战军218万,装备也大大改善,并且已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国土。国民党企图利用“和平谈判”为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然后伺机卷土重来。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以“因故不能视事”为由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1月22日,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表示愿意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1日,张治中率团赴北平谈判。国民党政府最终于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失败。
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组成党的总前委,以邓小平为书记,统筹淮海前线的一切事宜。
【淮海战役总前委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旧址 】
座落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风景区内,是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召开的唯一一次会议旧址,旧址的主体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在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杨台子召开蔡洼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并在院内合影留念。
【邓小平到瑶岗】
瑶岗位于合肥东郊肥东县撮镇,南临淮南铁路和合芜公路,北靠312国道,从合肥到瑶岗乘车只需半个小时。
关于瑶岗,许多历史文献和许多老将军,老同志的回忆录都曾有记载,邓小平之女毛毛所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第619页上对瑶岗这段历史也作了描述:"1949年4月2日,父亲(邓小平)和陈毅乘坐着一节'闷罐车厢',沿铁路从蚌埠到达合肥,并立即驱车前往瑶岗村的总前委指挥部……
【渡江战役总前委安徽省肥东县撮镇旧址】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撮镇,为清末建筑,青砖小瓦、风火高墙。室内雕梁画栋,屏门格扇,古朴典雅。旧址以文物、资料、图片、图表等,展示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在此的工作情况,陈列有武器装备、文件箱、报刊、证书和各种生活用品等。
【华东局在此的工作基地】华东局基地办公室:陈列有武器装备、文件箱、报刊、证书和各种生活用品等。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1949年1月15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从萧县蔡洼村(今丁里镇胜利村)移驻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南的北望村郝家大院。当时大院保存完好,有众多房屋可以利用,且位置隐蔽,靠近陇海与津浦线,因此成为战役指挥的理想场所。
【安徽“渡江战役纪念馆”】
【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纪念馆陈列着一大一小两只木帆船。低矮的船舱,并不宽敞的船身,简易的桅杆、风帆和斑驳的木板间,展现着72年前炮火侵袭和江水浸泡的印记。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正是乘坐这些三米、五米长不等的木船,穿过密集的炮火和江防,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6-29 14:07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1
阅读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2)】
【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
【王步文:1898年1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资福村】
【王步文:1925年留学日本,是中共东京特别支部负责人之一】
【王步文: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安徽党的主要领导之一】
【王步文: 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5月31日就义于安庆】
王步文(1898~1931) 字伟模,安徽岳西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朱华、王华、王自平,1898年1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资福村。1918年求学安庆,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是安徽早期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1923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留学日本,是中共东京特别支部负责人之一,1927年回国。先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后历任上海总工会青年部长、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委员兼怀宁中心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巡视员、中共安徽省委宣传委员、代理省委书记、省委书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安徽党的主要领导之一。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在芜湖柳春园被捕,5月31日就义于安庆。著有《社会学辞典》。
【王步文故居】
王步文故居位于岳西县温泉镇资福村,时代为清。故居为王步文少年居住、读书和完婚的地方,现为一栋砖瓦房,坐西朝东.五开间加两厢,面积100平方米。门前有一池塘,环境清幽。 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市王步文故居纪念馆_】
王步文故居 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为典型的皖西南普通民居,其中,西厢房是王步文的书房,门楣上有他亲笔书写的“书园”二字。1998年,故居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岳西县政府按原貌对故居进行修复。是安庆市重点革命纪念馆。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6-30 14:09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2
阅读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3)】
【人民英雄 民族精英===罗炳辉(下)】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72)[彭雪枫:新四军杰出指挥员】为(上)文;今天【人民英雄 民族精英===罗炳辉】为(下)文】
【罗炳辉: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第22军军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江淮解放区:确立皖北行署设立炳辉县------------现安徽省天长市】
【罗炳辉:1946年6月2日病逝在山东临沂并安葬】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罗炳辉抗日战争初期,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副师长,1943年起任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1946年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
罗炳辉他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1946年由安徽省天长县改名,为淮南解放区驻地。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命名:炳辉县,治今天长县天长镇。1948年属江淮解放区。1949年改隶皖北行署区,1952年划属安徽省,1959年复名天长县。【原:淮南解放区炳辉县----现安徽省天长市】
【安徽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天长市。为纪念原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的功勋,1959年中共炳辉县委决定(今天长市):于文化馆西侧小礼堂建罗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反映罗将军生平事迹的照片、资料和反映地方革命斗争历史的照片、书籍资料、烈士遗物及根据地货币等。是年10月1日开馆。1962年,因精减机构,紧缩人员而闭馆。陈列物品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损毁。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1 14:22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4)】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历程=====大别山烈士陵园】
【红十一军、红二十七军及红四方面军先后在此休整转战】
【红二十五军进驻岳西上坊田及英山陶家河地区】
【刘邓大军二野三纵司令部和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所在地】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历程
早在1924年王步文(后任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1927年建立党小组;1930年前后在王效亭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的六霍系列起义中的包家河、头陀河、黄尾河暴动和潜山地区的请水寨暴动,相继在这里爆发。并由此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和霍山游击师,建立起了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和霍山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开辟了以天堂为中心的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中,这里还是刘邓大军二野三纵司令部和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所在地。半个世纪以来,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岳西先后有三万八千余人为革命而牺牲。
【大别山烈士陵园】
大别山烈士陵园原名岳西烈士陵园,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岳西红色景区的重要景点。陵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城,
岳西烈士陵园】
1958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岳西建立烈士陵园。50年来,陵园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朱德元帅为纪念碑题字,李先念主席和徐向前元帅分别为纪念馆题词;11位著名英烈的英雄事迹,珍藏和陈列了革命文物图片455件(幅),是安徽省史料最为丰富的烈士纪念馆之一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2 09:51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11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 85)】
【中国历史上彰明昭著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年,扫平了为虐沿海的倭患】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民族英雄:戚继光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抗倭斗争被视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他的业绩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爱国爱民:戚继光的抗倭行动深深植根于他的爱国爱民思想。军事才能:戚继光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军事理论和战术创新方面也有显著成就。他创造了鸳鸯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并建立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戚家军。
【定远古城宝塔戚继光像】.
在安徽定远古城宝塔的湖边,有座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的塑像.同时,县城有“戚继光大道”
【戚继光故里】
戚继光故里,是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地处原登州城府中心地带,是戚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始建于明初,总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2000年,戚继光故里重修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戚继光故里主要由戚府、横槊堂、止止堂、孟诸书屋组成。
【历史考证】
戚继光从有关史料和古迹中可以得知,明隆庆年间,戚继光曾游北京密云县白龙潭,留诗题字的落款是“定远戚继光”。明万历年间,戚继光游览安徽休宁县齐云山时,当地道官吴伯宁、胡日章为其刻碑纪念,碑中记载:戚继光,安徽定远人,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1940年臧励和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戚继光字元敬,定远人。综合以上史料可以明确地得知:戚继光是安徽定远人,诞生地是安徽定远。
华徽网-------
25-7-3 11:15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6)】
【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安徽王亚樵】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王亚樵:1921年组织上海安徽劳工总会】
【王亚樵:1932年,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刺杀汉奸日寇】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在沪组织公平通讯社,宣传讨袁(袁世凯)护国运动。1921年组织上海安徽劳工总会,创建斧头帮。并出任该组织首领,不久便拥众数百人。他们人手一把斧头,几百把斧头顿时把上海滩搅得昏天黑地,斧头帮从此声名鹊起。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曾策划暗杀蒋介石、汪精卫等。1932年,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刺杀汉奸日寇。他被称为“暗杀大王”,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之女沈美娟,曾采访过多次参与王亚樵暗杀活动的华克之先生,并从父亲那里得知了戴笠早年与王亚樵的交往以及最后反目成仇、王亚樵终被戴笠诱杀的详细经过。沈美娟女士曾撰写、出版了纪实文学《职业杀手—王亚樵》一书。近期,应环球人物杂志之邀,她特将其中最传奇的内幕,展现给读者。
1936年9月20日,香港女客人婉君说有重要事请王亚樵去她的住处商谈。王亚樵不知是计,按约定时间去婉君的住所,最后,王亚樵身中5枪,被刺3刀,当场身亡。一代乱世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暗杀大王的生涯。然后,特务们又一刀结果了婉君的性命。
王亚樵一生暗杀了许多人,却从来不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无辜群众,还曾帮助共产党做了许多好事。
千古绝唱《念奴娇·西江烟雨》】
作者:王亚樵
西江烟雨哭陆沉,魑魅魍魉狐兔,北土沦亡黄流注。中原烽火弥路,悲恨相继,万里烟尘,江山知何处。堂堂中华,难忍东倭猖寇,醉生梦死内战,媚倭求存,何言对国人!闽海羊城兴义师,苍苍太无情,天涯海角,足迹无门,千载留泪痕。鸥蒙山重,北顾延河非孤云。
c'c'c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4 09:53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7)】
【革命胜地 =安徽省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地址: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保护区】
【地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广场】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有一支善于打游击战的红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又无法与党中央联系的情况下,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43次,成为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红军部队,这支部队就是红二十八军。如今,在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就坐落在这里。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根据省委长征前留下的指示信,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岳西县凉亭坳第三次组建了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大别山的革命斗争。1935年夏,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转战中进入鹞落坪,见这里崇山峻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紧接着在此创立山林医院、红军被服厂、小型修械所和红军商店,这里便逐渐形成了红二十八军大本营和中心游击根据地。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常住在鹞落坪东冲湾聂家老屋和门坎岭汪家老屋。此后,红二十八军便以此为依托,转战于鄂豫皖3省45个县,从而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让革命的红旗高高的飘扬在大别山上。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广场】
红二十八军展陈馆建筑面积800平米,分四个展厅,分别是“红军重建 坚守信念”、“红旗飘扬 浴血奋战”、“红色土地 鱼水情深”、“红星照耀 共赴国难”, 通过文物、资料、图片等展示,借助场景复原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红二十八军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光辉的战斗历程,体现了坚守信念、胸怀大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景区主要包括:红二十八军展陈馆、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复原陈列(聂家老屋)、手枪团复原陈列馆、纪念广场、红军步道等。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
馆长王芳说:三年中,红二十八军以不足2000人的兵力,以岳西县鹞落坪游击根据地为中心,转战于鄂豫皖三省的45个县,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43次,牵制敌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又15个连和大量反动民团武装,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的游击战争,并在战斗中锻炼成了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红军部队,使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正如毛主席赞扬红二十八军“ 很不容易,很有成绩,很了不起”。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5 14:01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88)】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
【徽商代表人物:======亦商亦官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办: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办轻工企业】
【胡雪岩办:===成立“胡庆余堂”药号】
道光三年(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以帮人放牛为生。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胡雪岩12岁那年,父亲病逝。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13岁的胡雪岩开始就孤身出外闯荡,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从扫地、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9岁的胡雪岩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于掌柜弥留之际,把钱庄悉数托付给胡雪岩。这所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堪称胡雪岩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26岁的胡雪岩结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清咸丰元年(1851年),王有龄奉旨署理湖州知府一职,后调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开始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脱手变现,再解交“藩库”,从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清光绪七年(1881年) ,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胡雪岩纪念馆】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城,纪念馆占地约近一千个平方米,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书籍和实物再现了胡雪岩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胡雪岩1823年生于绩溪县湖里村,死于1885年,是清朝著名的亦商亦官的"红顶商人",也是徽商代表人物。
【胡雪岩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18号 交通:地铁五号线江城路A出口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成人20元,公园卡补5元差价 游玩时间:1-2小时 推荐理由: 胡雪岩故居,晚清巨富的“江南第一豪宅”,始建于1872年,动工三年,得以完工。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6 09:23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5
阅读
推广
华徽网=======每日一景=======(89)】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称谓:“诗魔”=“诗王”】
【白居易:安徽宿州市符离集:度过22载青春岁月】
【白居易:今安徽宿州市符离集:留下400余首歌咏宿州风物】
【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位于宿州市濉河与斜河交汇处三角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不久,家乡发生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首届白居易诗词】2025年5月16日,“千秋对话 诗韵宿州”首届白居易诗词大会在安徽宿州举办。开幕式上当AI生成的“白居易”身着一袭长袍,从虚拟世界“穿越”而来时,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惊叹。
【白居易故居】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位于老符离东北一公里濉水南畔(濉河与斜河交汇处三角洲)。宿州市埇桥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山水等旅游资源。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青少年时代长期(21年)生活在埇桥区符离镇,写下百余首诸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
【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2005年5月18日江淮晨报报道。徽商大会“重现”白居易东林草堂。项目投资总额1875万美元,协议外资1687万美元。新“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位于老符离东北一公里濉水南畔(濉河与斜河交汇处三角洲),此地风景秀美,交通便利,具备旅游开发条件。项目区总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33万平方米。
华徽网-------
公开
华徽网-------
25-7-7 14:05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0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90)】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绩溪县太极湖村】
【八百多年历史古村落:古祠堂、古寺、千抬阁,绝奇药王石】
【千年古村落活化石:千年古树、古桥、古亭、民居、古雕门楼群】
【安徽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
绩溪县太极湖村
太极湖村,又名湖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东北约17公里处,黄山山下。南宋龙川枢密使胡云龙葬于此地,胡氏后代守墓成村,后来章氏超越胡氏,成为村中大姓。缘溪河穿村而过,呈反“S”形,河西是村庄,河东是农田,整个村落看上就像一副太极图,4月可赏农田上的油菜花开。比起其他徽派古村,太极湖村不大,但以众多砖雕门楼取胜。
湖村,阴阳两极,相拥相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缘溪河呈"S"形绕村南流,西部村落和东部田野组成。组成天然的"太极"地貌奇观,还有三道徽州绝佳水口"狮象把门、日月当关、龟蛇拦水",太极湖村,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诸多古桥、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树、明代吟泉街、大型砖雕门楼群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还保留众多名人故居(徽菜馆业创始人章祥华),地域绝活秋千抬阁,绝奇药王石,是一座徽州古建筑、古文化的活化石。这就是太极湖村,山水之间,天地人合,创造了一个和谐大同的社会!她在等待着您来寻古、探秘。 堂中有一座明代的蟠龙香亭,圆柱上雕有六条摇摇欲飞的蟠龙,代表了徽派木高水准,堪吟称木雕一绝。这是太极湖村的一项传统文化秋千抬阁的道具。令风水学家惊叹! 绩溪太极湖村自然风光照片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巧合又现神奇 "帝王坟"。 太极湖村为==安徽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
【吟泉街】
吟泉街建于明代,全长300余米,水来自石金山,穿村而过,注入石门河。一年四季溪流终年不竭,水声淙淙,如琴声悦耳,即使春季涨水,水也不上街面,哗啦啦水声更是动听,故名吟泉街。"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眼前的酷似一幅清新明丽的村居山水图。
【徽杭古道】
这里是徽杭古道的必经之路,村中仍保留着明代吟泉街、千年古树、古桥,还有百余幢古民居、古门楼群、古祠堂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是一座徽州建筑的博物馆。还有绝妙的三道天然水口,风水绝佳的帝王墓,绝奇的药丸石,地域绝活的秋千抬阁,绝技的徽派砖雕门楼群,堪称"五绝",是徽州古文太极湖村民俗表演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