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每日一景(13)】
首届大禹文化节在蚌埠开幕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于涂山”
【安徽.蚌埠市======禹王宫(禹王庙)(又称涂山祠)】
2025年4月25日上午,首届大禹文化节在安徽省蚌埠市开幕。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于涂山”等传说。千百年来,大禹文化深深扎根在蚌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蚌埠人。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位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山下涡淮汇聚,滚滚东流;山上松柏葱郁,古迹遍布。
禹王宫,《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1997年版)载:道士们历代相传,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统兵镇压淮南王英布,经涂山巡视大禹遗迹,令刘长在山顶建禹庙,使后人永怀大禹治水之功德。其后汉武帝刘彻、三国时曹操父子先后到此。《安徽通志》载:怀远涂山,元以前已有天庆观。元大德年间改名元妙观。
禹王宫,又据元大德年间吴文魁《重修禹王庙记》去:唐以前已有禹庙,唐高宗时江南巡抚狄仁杰毁吴楚淫祠时,“禹庙巍然 独存”。收起
公开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1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4)]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第一船【安徽.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今芜湖市三山区夏湖)】
附: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
安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第一船==渡江战役纪念馆
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最先渡江的解放军士兵所乘之船,====渡江战役第一船。
渡江战役第一船是指1949年渡江战役中,最先登陆长江南岸的解放军士兵所乘之船。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中,解放军二三五团三连二排五班攻克芜湖市板子矶敌军据点,又乘船直取对岸,一举撕开国民党军自诩为“固若金汤”的千里江防,成为“渡江战役”的第一船。
名 称: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第一船
发生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 点: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今芜湖市三山区夏湖)
参战方:解放军、国民党军
结 果:解放军成功渡江
渡江战役纪念馆简介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于2012年11月2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截至2022年,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出文物178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0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1件(8套)、二级文物38件(21套)收起
转发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2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5)】
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战国时代楚王墓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首座科学勘探发掘的战国时代楚王陵园】
淮南战国时代楚王陵园:武王墩
陵园地址: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
武王墩墓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大型墓地。武王墩一号墓共发掘出土器物1万余件,种类包罗万象,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经过近五年的考古研究结合文献史料综合分析,一号墓墓主人是楚考烈王熊元。
日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提出淮南武王墩墓考古遗址公园拟建4A级特色旅游景区。
武王墩墓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是迄今经过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虽有盗扰但保存状态良好的楚国高等级墓葬,应属于楚王级别墓葬。
2022年,武王墩墓入选安徽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收起
展览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放。转发
评论
公开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2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6)]5.1
安徽。黄山====黄山天都峰
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峰、光明顶、莲花峰,安徽顶峰之一。
【公告:黄山天都峰结束冬季维护期 ,2025年4月22日恢复对外开放,
参观:将实行实名预约制。】
中新社黄山4月23日电 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天都峰4月23日结束冬季维护期,恢复对外开放。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海拔1829.2米。该峰坡陡路险,宛如“天梯”,被古人视为“天上都会,群仙所都”,因此而得名。
天都峰作为探险体验型景点,登峰游步道沿峰壁危岩直上,最陡处接近85度。峰上鲫鱼背、试胆石、老虎嘴、万仞壁、一线天等景点异常险峻,攀爬难度极高。
为保护自然资源,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游客的安全,自2024年12月1日起,黄山西海大峡谷、天都峰进入冬季封闭维护期。此次天都峰恢复开放,将实行实名预约制。
据悉,天都峰目前共有新、老道口两个出入口,两个入口均需提前预约。整个峰内除鲫鱼背、一线天等险要路段外,实行双向通行,游览天都峰约需4小时。收起
公开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3
公开
华徽网-------
2分钟前
来自 微博网页版
25-5-2 14:05
【华徽网======每日一景(17)】
安徽千年自然古村庄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西递镇西递村
联合国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西递镇西递村
国家5A级景区:宏村镇宏村 (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 旅游必知:西递和宏村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8-----20公里】】
西递村,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村域面积10.7平方千米。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
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0年,以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1月,西递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1年5月5日,西递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2年12月17日,西递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8月26日,西递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联合国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宏村镇,古称弘村、七侠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8.95平方千米。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
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2014年,宏村镇财政收入完成65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100万元,相对2013年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8亿元,同2013年相比增加6.5% 。
年10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收起
阅读
[附件---非常“”每日一景]微博“国际博物馆日”
安徽博物院推出:“夏商周”宝物展
将于5月1日开启
展览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放
本网消息 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安徽博物院蜀山新馆三楼即将于5月1日开启"安徽文明史——夏商周时期的安徽"预展,这场集结900余件珍贵文物、包含180件国家一级文物的史诗级大展,将以1400平方米的宏大叙事空间,系统揭示安徽在中国青铜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位。经过预展期优化调整后,展览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放。
现场】百件国宝首揭地域密码
本网消息 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在夏商周时期始终扮演着文明枢纽角色。展览通过"寻踪夏迹""煌煌商域"等五大主题单元,首次完整勾勒出从夏朝立国到楚文化鼎盛的三千年文明图谱。其中,江淮流域作为夏王朝兴衰见证地、淮河流域作为商代东南战略要冲的考古实证,以及淮夷族群与中原王朝的青铜资源博弈等重要历史场景,都将通过最新考古成果得以生动再现。
链接】吴越楚文化交融天河
本网消息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展览通过的珍贵器物,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文化交融"的瑰丽图景。寿春楚都出土的精美青铜礼器、玉器等,不仅展现楚文化的巅峰成就,更见证了多元文明最终汇入中华文明长河的历史进程。
"这是我省首次系统梳理夏商周时期文明发展全貌的特展。"策展负责人表示,展览特别设置公众意见征集环节,将通过预展期间的社会反馈,进一步完善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力求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观赏性的文化盛宴。( 符秀云 刘职伟)收起
转发
评论
评论
公开公开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25-5-3 14:08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8)】
【【九华山作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
安徽池州市=== 世界地质公园===百年佛教宝刹:九华山甘露寺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展示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 [63]),古称九子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九华山因此获得了“莲花佛国”的美誉。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并留有数首传世诗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属中山地貌,山体以花岗岩为主,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景区由九十九座山峰及众多的溪流、瀑布、幽洞、奇松、怪石构成,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1460多种植物和216种珍稀野生动物。基于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九华山季节分明,四时之景不同。
九华山作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 2006年1月被列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2012年12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九华山甘露寺的大雄宝殿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宗教意义。
甘露寺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九华山中,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年(1667年),当时玉琳国师预言在这里建立寺庙将会出现高僧,洞安和尚听到后立即募资建寺。
传说在寺庙开工前夕,满山树顶挂满了白露,因此命名为甘露寺
九华山大雄宝殿有一对联,位于九华山甘露寺的大雄宝殿内,表达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上联:“佛说法时白鹿衔花猿献果”描绘了佛祖讲法时,白鹿衔花、猿猴献果的祥和景象。
下联?:“僧谈经处青龙侧耳虎低头”则描绘了僧人讲经时,青龙侧耳倾听、猛虎也低头恭敬的场景。
这对联不仅展示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还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传达了佛教教义的深远影响和感化力量。收起
转发
华徽网-------
刚刚
来自 微博网页版
1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9)】
安徽池州市九华山后山==青阳县==朱备镇【明朝朱元璋的战略物资储备地】
旅游探密:安徽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双溪寺==将军村
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位于县城以南13公里处,219省道贯穿南北,境内最高海拔1220米,是青阳母亲河青通河的主要源头之一。将军村东与杨田镇交界;南与陵阳镇相邻;西与九华山相依;北与本镇东桥村相接。将军村历史文化悠久,其“将军”名源于明朝常遇春将军在此囤兵扎寨而得名,境内景点丰富,有花台、团箕寨、菩萨岭、杀猪台、大鼓岭等,徒步二个小时可达九华山天台正顶 。此后,这里不仅有了“朱备”的名字,还有了将军庙、将军村和将军湖。
朱备镇的传说与朱元璋及其部将常遇春有关。传说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曾在朱备镇屯兵,深受百姓爱戴。为了纪念常遇春,当地人将其屯兵的村庄命名为将军村,并修建了将军庙和将军湖。此外,朱备镇还以佛教文化著称,相传地藏菩萨的第一修行处就在朱备的九子岩,这里留下了多座寺庙,如双溪寺、九子寺等
双溪寺是位于安徽省青阳县朱备镇境内的寺庙,在东侧30里处,故称之为“九华后山”。双溪寺位于历代高僧云集,虚云和尚、月霞和尚曾在后山办过华严学校,故后山也称“华严道场”。
双溪寺由机通法师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机通法师为湖北沔阳人,十九岁出家于陕西省安禄县双溪寺,拜世维老和尚为师。后在上海哈同公园从月霞法师讲严经,这后到湖北从祖印法师听讲楞严经,民国二十一年机通法师朝拜九华地藏王,走遍前后山,见后山环境幽静,实为佛教圣地。因他念念不忘陕西安康双溪寺,故在九子岩下面买了一块地方重建溪寺。1949年机能法师圆寂于武汉梅隐寺,享寿七十有余。
这座高峡平湖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一枚翡翠,倒映着九华群峰。在朝霞或夕阳的辉映下,层峦叠嶂,云遮雾罩,为东九华平添禅意和灵气。还有源于朱备的青通河,由九子溪、碧溪、芙蓉溪等汇合而成,是青阳的“母亲河”。河中卵石密布、河水清澈,两岸古树参天、柳荫蔽日,是拍摄水景的好去处。收起
华徽网-------
25-5-5 14:43
发布于 安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1
阅读
推广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20)】
安徽===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
天柱山《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面积最大、世界上最美花岗岩地貌
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史景观:雄、奇、灵、秀
自然景观:奇峰、怪石、幽洞、峡谷
天柱山,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2008年,国家测绘局重新测定为1489.8米.
天柱山呈现出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以雄、奇、灵、秀而著称于世。天柱山内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7%。古皖国以潜山为领地,以天柱山为根基。在中原政权尚未南移之前,天柱山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帝王加冕,天柱山成为五岳之“南岳”。但到了隋朝,中原政权疆域南扩,隋文帝杨坚下诏废除天柱山的“南岳”尊号,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以后天柱山只能以“古南岳”而自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题天柱峰》一诗中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尤其以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又被称做“地球的泄密者”。文学家形容其为“山峰丛林”和“石头宫殿”。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