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
本网信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当二十四节气以声光电的现代化数字技术具象化,会带给参观者怎样的感受?
1月16日,寿县二十四节气馆正式开馆,让广大游客共同邂逅独特的时序之美。
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携门客在八公山上编著《淮南子》,首次完整科学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寿县也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
“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中国古人对自然界节律的深刻感受和尊重,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长方川表示。
二十四节气馆以“起源觉知、探寻感知、延续相知”为脉络,设置“观时知序”“依时而耕”“循时矩行”“与时共生”四大板块,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不同维度的文化内涵,以数字科技与沉浸式交互的现代化手段,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时代的活力。
步入馆内,仿佛进入节气更迭的时空之中,感受到节气文化的诗意与美感。
科普展厅以裸眼3D大屏展现诗意节气,引领游客探识节气的文化魅力;飞行影院则带领观众穿越中国大江南北的节气景象,回溯寿州三千年历史,感受凤凰诞生、安丰塘治水、淝水之战等壮丽篇章……馆内通过巨幕光影、CG特效和AI技术,呈现节气节俗与物候变化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啧啧惊叹。
“二十四节气馆似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代,让古老的节气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熠熠光辉。”寿县古城墙保护委员会顾问李凤鑫表示,春节期间,该馆将正常开放。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容与独特魅力,感受节气文化与寿县地域特色的完美融合。
“二十四节气馆不仅是寿县的文化新地标,也是寿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寿县县长孙奇志表示,寿县力争把二十四节气馆建设成为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文化创新的推动平台以及古今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