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以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为担当者干部们在一线“冲锋陷阵”,需要组织为他们提供“稳固后方”“坚强后盾”。
只要你实干,就给你“撑腰”
近日,安徽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印发《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典型案例》,为基层容错纠错工作提供借鉴,指导精准执纪执法。
这种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责者负责的做法,给干事创业的干部吃下一颗“定心丸”,打了一剂“强心针”。
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
事实上,创新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当我们在探索“盲区”“空白区”时,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每做一次选择都是困难与风险并存。
如果遇到挫折,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死”,很容易挫伤积极性,让实干者寒心,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自保”心态、“只微笑不干事”的“求稳”工作方式,在干部中蔓延。
干部们在一线“冲锋陷阵”,需要组织为他们提供“稳固后方”“坚强后盾”。
那你呢 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开展容错纠错,才能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担忧,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事业时间紧任务重,以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为担当者鼓劲撑腰,正当其时。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指导原则,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闯敢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该如何用好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发挥其推动改革创新的放大作用?
量准容的“尺子”。哪些错可以容、哪些错不能容,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三个区分开来”是划清“可容”与“不容”的明确界限:
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以此为重要遵循,严格甄别为公与为私、无禁与严禁、无心与有意,让干部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消除干部“动辄得咎”的后顾之忧。
打准责的“板子”。容错不是搞纪律“松绑”“法外施恩”,不能拿容错当“保护伞”。
必须坚持包容而不纵容、不乱容、不错容,对不该容的错误不仅坚决不容,坚决守好容错底线,始终不触纪法红线。
把规矩立在前面,完善制度规章,细化容错内容范围,严格容错程序认定,坚持全面核实、深入分析、客观评价、严格把关,科学公正作出处理决定,做到宽严适度、不枉不纵。
抓准纠的“方子”。容错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及早纠偏,帮助干部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 “少犯错”“不犯错”“不再次犯同样的错”。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配套的纠错改错机制,既对干部担当作为进行保护,又针对性提出纠错要求,督促“犯错者”扛起责任,及时汲取教训、改正错误、挽回损失、减少影响,并推动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叠加放大“容、纠、治”的综合效果。
营造宽的“氛围”。“该容的容”,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撸起袖子加油干。“该纠的纠”,真正让被容错的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为敢想者“开绿灯”,为敢干者“兜住底”,有组织的撑腰鼓劲,定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
(新华社 徐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