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自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在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看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和低空空域管制逐步开放,我国庞大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雏形初显,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过,代表委员们也表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配套措施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概念界定、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等亟待完善并形成共识。对此,他建议,加强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统筹制定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指引与行业规范,明确低空空域界定、飞行器时空基准、空域唯一标识等标准,让更多人了解“低空有多低,真高有多高”。
“发展低空经济,空域是关键环节。”单晓明代表建议,应从国家层面成立低空经济发展组织领导体系,对空域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精细化使用,调剂部分高度和时段确保通用航空飞行器飞行,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加快拓展应用场景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为低空无人机的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加速无人机物流、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新业态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认为,需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夯实低空经济发展能力底座,完善空联网低空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低空经济相关新兴业态。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认为,当前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入局,探索低空经济各类场景的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多点开花。下一步,需保障财政、土地、产业、创新、人才等政策精准实施,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运营与研制双链齐动,以运营服务带动制造,以制造推动产业发展。
宁波代表表示,在产业推进过程中,发动机、航电等项目存在研发周期长、耗资大等特征,培育龙头企业具有一定难度。他建议,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推动央企、头部企业、大型航空公司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生产制造基地,通过龙头带动形成集聚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记者 郭倩 刘芳洲 周颖 刘美子 实习生 杨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