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纸小镇开馆、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文房四宝旅游产品展和潮趣展……金秋十月,“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佳境千万曲、佳节迎嘉宾。
“宣纸中国,文脉之旅”。10月21日,“2023泾县宣纸文化艺术节”在中国宣纸小镇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底。举办这场以宣纸为名的盛会,正是为了进一步擦亮“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品牌,让有着“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美誉的宣纸,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华。
一纸风行 千载风华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张始于唐朝,历经108道工序千锤百炼的薄纸,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得名——宣纸。
泾县成为宣纸的原产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优良且富含酸碱,而当地又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树,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唐代以降,宣纸因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品质一纸风行。
宋末,曹姓人迁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延续700多年。明清两代,小岭曹氏宣纸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日趋精湛,生产规模和对外影响达到鼎盛。抗战时期,宣纸没落,一直到解放后才逐渐恢复。此后,宣纸逐渐复兴,“红星牌”宣纸更是声名远播,三次蝉联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金质奖,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
挥毫落纸如云烟,中国书画艺术离不开宣纸,多少千古名文、经典巨著都是依赖宣纸的承载、流播而“万载存真”。
新世纪以来,宣纸继续书写新的辉煌。2002年8月被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2006年6月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是我省目前唯一独立申报、保护的人类非遗项目。2023年,“泾县宣纸”地理标志入选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宣纸文化园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为推动宣纸产业集群成势,泾县近年不断深挖宣纸文化内涵,科技引领,电商带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20余家,2022年年产宣纸约500吨、书画纸1.2万吨、加工艺术类产品2500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销售额6.3亿元,从事相关宣纸产业的员工3万余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宣纸、书画纸产业集群。
匠心独运 守正创新
金秋时节,驱车进入泾县榔桥镇乌溪村境内,镶嵌在群山间的宣纸产地标志性景观——晾晒成片青檀皮和稻草的白色晒滩映入眼帘,蔚为壮观。
走进依偎在青山绿水间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厂区,随处能见“做好每一张纸,为中国文化和企业发展做贡献”字样的公告,可窥宣纸人的文化情怀和独具“匠心”。
“每一张纸,都是有生命的。”“大国工匠”、捞纸工周东红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30多年,每年经他手捞出的宣纸超过30万张,合格率99%。“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捞起帘子,既要能感觉到纸有多重,还要准确判断出每帘水的重量是否保持一致。整个过程不过数秒,但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
“如果说捞纸是‘水深’,晒纸就是‘火热’。焙面温度常年保持在65℃左右,夏天连电风扇都不能吹。这是纯手工环节,可以说是宣纸制造技艺最精华的部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另一位“大国工匠”毛胜利从1987年成为晒纸工,掺帖、蒸帖、浇帖、鞭帖、做帖、牵纸到晒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毛胜利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是手与纸的对话、力与艺的结合。
“正是秉持古法技艺、质量意识和‘做好每一张纸’的‘工匠精神’,宣纸人让‘千年寿纸’这一艺术瑰宝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正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所言,一个行业没有创新难以发展,但盲目创新也是行不通的。比如说宣纸,如果不是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那就不能称之为宣纸。“文房四宝必须保证采用纯天然原材料制作,选料考究,技艺精湛,这就是守正。”
泾县在确保手工制作和宣纸品质的前提下,也不断引入新元素、新科技,确保宣纸制作技艺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该县一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仅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就获得专利81项,参加制定宣纸和书画纸国标,主持制定燎草、古艺宣、宣纸邮票纸三项行业标准和宣纸用青檀毛皮地方标准,三丈三宣纸突破了宣纸的生产极限,行业话语权稳居全国第一。
另一方面,泾县强化环保投入,投资2500万元兴建了檀皮集中蒸煮和黑液综合利用中心,彻底解决全县宣纸产业污染治理中最大难题;投资2亿元建成万亩青檀林基地、100万斤燎草加工基地和400亩杨藤基地,有效缓解宣纸产业原料供求矛盾。
突破瓶颈 赓续辉煌
和众多非遗传统技艺和文化产业领域一样,宣纸行业也面临原材料、人才、市场和效益等多重瓶颈,市场空间不断萎缩,传统工艺濒临失传,专业人才青黄不接,行业发展遇到困难。
如何突破瓶颈?“我们将改变过去单纯造纸卖纸的局面,推进宣纸文化生态活态化,进一步打造‘宣纸小镇’项目,促进文旅融合,让宣纸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化解人才断层危机,泾县通过建设宣纸技艺传习基地、在职业中学开设宣纸班等,不断培养宣纸制作技艺人才,先后培养了2名“大国工匠”,4名中国宣纸大师,自主评聘了100多名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
针对市场瓶颈,泾县不断开拓宣纸个性化消费领域,先后成功开发出历史古籍、书画装裱、木版水印和具有防伪功能的名画家特供纸等专业类用纸,多款多彩镶金描边宣纸、礼品包装、纸扇和电视墙、灯罩、泳装等家居类纸产品,以及五色信笺、艺术笔记本、重大节日纪念宣等纪念类产品,还与民生银行等合作推出“传世民宣、梅兰竹菊”系列理财、企业定制收藏等金融衍生类产品,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泾县还出台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先后投入4400多万元,支持宣纸网络销售规模扩张、电商主体培育、平台推广和宣纸大市场电商综合园区等项目建设。2022年宣纸等文房四宝产品年网络销售额超过12亿元,成为全省超亿元产业之一。其中,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泾县清玄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的“红星宣纸特种净皮”入选“安徽十佳好网货”。
泾县还深挖宣纸文化内涵,持续推进以宣纸为主题的文旅融合。投资1.5亿元的中国宣纸文化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含中国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宣纸生产车间、古法技艺体验园等部分,是集宣纸技艺展示、研学、写生、亲子、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同时,将抢抓书法进校园、书画进社区等发展机遇,以培育新增长点为首要目标,以向上下游延伸和与文创、文游、电商“两延伸三结合”为基本路径,着力开拓特种专用纸、文创文旅、基本书画用纸“三大市场”,推动宣纸做精做细+文化内涵、书画纸做大做强+品牌制胜。
“我们将重点打好产品产业整合、引入战略投资、完善组织人才、重塑品牌架构、变革经销渠道、重构电商渠道、文创爆款打造、海外市场拓展、文旅提升客流等九大‘关键战役’,全力以赴推动宣纸产业高质量发展。”泾县县长许立勋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加快推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力促产业整合、企业并购,系统布局新产业链,为实现“355”(3年上市,5年营业收入50亿元)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