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犹如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传统文化,一头连着时代精神。如何下“绣花功夫”,保护历史记忆、留下乡土特色、守住村庄肌理,面向未来,守好、用好这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是当下一项重要的课题。
要让传统村落活起来。传统村落滋养着华夏民族的厚重文脉,涵养着乡村的文化根基,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悠悠乡愁,如开源之水,生生不息。我省共有传统村落807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469个,位居第七,占全国总量的5.75%;黄山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位居全国市级第二。传承活态的乡土文化,挖掘、继承、创新传统村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的“法宝”。电影《封神》造景呈现的精美砖木石雕,相当一部分便出自于黄山“徽雕”非遗匠人之手。“徽雕”是徽派建筑特有的基因和符号,“程朱理学”的无声浸润更是赋予了“徽雕”浓厚的人文气息,构筑了徽州传统村落的独特气韵。而此次“徽雕”通过“非遗+电影”的跨界融合,可以说是传统村落保护守正创新的一次有效探索,透过大银幕向观众展现传统技艺之美。所以,传统村落从来都不是“死气沉沉”“腐朽呆板”的,对文化基因的挖掘与转化,完全可以让传统村落在当下焕发别样风采。
传统村落要“活”得好、“活”得久,那得真正“热”起来。不同于城市生活的“高人气”,传统村落因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大众对其有着天然的距离感,难免出现“酒香巷深”等问题。当前,我省正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全景式、百科式展现传统村落独特魅力。大数据、云计算、VR体验等“数智”技术,突破时空掣肘,打通线下、线上,不断为“传统村落”赋能,更好地解码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村落”之美。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保护好传统村落,我们以及后人的乡愁有地可寻;如此,方能守护好中华文脉,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我们在哪,都能清晰地看清蜿蜒的来时路,享受文化源流的滋养,都有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