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引江济淮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实现试通水试通航。这让引江济淮工程的设计师朱青激动不已,“这是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从工程建设转入竣工运行的正式预演”。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2016 年12 月29 日,引江济淮工程在巢湖之畔的派河口打下第一桩。如今,经过上万名建设者2000 多个日夜奋战,一条贯通南北的江淮大运河雄姿初现。2023 年,引江济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长江淮河将实现“牵手”,皖北及河南一带人民将喝上清澈甘甜的长江水。
7月19日,航拍镜头下的引江济淮工程蜀山枢纽碧波荡漾。
回顾 伟大时代成就世纪梦想
在这项世纪工程的背后,是几代安徽水利人的梦想和坚守。把长江之水引入淮河,让沿淮淮北人民摆脱世代缺水困境,让淮河与长江航道直接连通的想法,最早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那时起,安徽老一辈水利人,就开始了寻梦的旅途。
朱青说,引江济淮工程是将调水、航运、生态、防洪等融为一体的巨大系统工程,其综合性、复杂性、挑战性前所未有,可研报告及近百个技术专题数易其稿,历经上百次讨论、审查和评估,凝聚了千余名水利、航运、环保、生态等方面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7月1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航拍蜀山枢纽船闸。
经过漫长论证和等待,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引江济淮全面提速:2015 年3 月,国务院批复项目建议书,2016 年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报告,2017 年9 月,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批复初步设计,随后全面开工建设。在短短三年内,一年走完一个设计阶段,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了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快速推进的奇迹。
“当然十分激动,难以用言语表达。”回想工程开工当天,朱青仍难掩喜悦之情,“引江济淮历经半世纪艰辛论证和争取,浸透了安徽几代人汗水和心血,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梦想成真,非常幸运和倍感自豪,伟大时代成就了安徽人民的世纪梦想。”
亮点 多项工程创下建设之最
引江济淮工程被称为安徽“南水北调”工程,以城乡供水、发展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兼顾淮河及巢湖生态改善,集供水、航运、生态三大效益为一身。利用现有河湖和开辟新河道进行“双线引江”,切岭穿越江淮分水岭,疏浚皖北河流,实现“江水北送”,自南往北主要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部分组成。
在重大工程的布局和主要工程枢纽的布置方面,引江济淮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双线引江线路与小合分线方案,既可争取从菜子湖自流引江,又能化解西兆河输水与防洪矛盾;既可减轻对菜子湖过冬候鸟的生态环境干扰,又能充分利用巢湖调蓄与输水;既可回避引江水质不受巢湖污染,又能相机改善巢湖水质与生态,是灵活调水和安全调度的创举。”朱青说。
7月1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航拍蜀山枢纽船闸。
作为我国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亮点纷呈,多项工程创下建设之最。2015 年12 月26 日,位于合肥蜀山区小庙镇的引江济淮“试验段”率先开工,在试验段对膨胀土和崩解岩进行多次试验,从而解决了江淮沟通段膨胀土和崩解岩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建设难题。据了解,江淮分水岭深切岭河(航)道工程深达46 米,创下引江济淮工程开挖深度之最。
位于肥西县的淠河总干渠渡槽,在国内最高等级人工航道上架设世界最大跨径钢结构通航渡槽,创造了“水上流水、船上行船”的工程奇观;沪蓉、宁西铁路为工程让道改建;引江济淮为候鸟湿地让道西移……这些均属国内首次。
探访 国之大器如今雄姿显现
如今,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即将竣工。2022 年7月19 日,记者再度来到蜀山枢纽和派河口枢纽探访,与半年前相比,两处枢纽面貌焕然一新,沿线航道已经蓄水,泵站枢纽和船闸雄姿显现。
7月19日,在蜀山泵站,工作人员进行机组安装工作。
时值高温天气,建设者们挥汗如雨,加赶工期。蜀山枢纽是引江济淮工程三级提水泵站枢纽,也是亚洲最大的混流式泵站,建设规模位居引江济淮八大枢纽之首。“这里有8 台机组,总装机60000 千瓦,长江水将被抬升12.7 米,翻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东淝河自流到淮河。”中国水电五局蜀山泵站项目党支部书记杨金平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泵站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工人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和机组安装工作,预计9 月底将完成机组安装和调试,为试通水试通航做好准备。
位于蜀山泵站右岸的船闸工程施工也如火如荼。据介绍,蜀山船闸设计为双线Ⅱ级船闸,可通行2000 吨级船舶,年设计单向通行能力5660 万吨。“一线船闸建设基本完工,计划与泵站同步实现试通水试通航;复线船闸处在基坑挖掘阶段,月底开始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5 年5 月完成建设。”中交四航局引江济淮项目部负责人介绍。
7月1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航拍派河口枢纽船闸。
派河口枢纽位于江淮沟通段的起点派河口,是连接引江济巢段与江淮沟通段输水河道(小合分线)的重要梯级泵站。在位于肥西县的派河口枢纽,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为机组启动试运行做准备。“派河口泵站基本建设完毕,外立面装饰有钢琴琴键的造型,寓意为弹奏水上乐章。”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肥西建管处副处长鲍舒眉告诉记者,派河口枢纽是八大枢纽中建设速度最快的,预计8 月底就能完成机组调试。
派河口泵站。
展望 二期工程将全面开工建设
“这是一个穿越千年的梦想,一个世纪追梦的历程,引江济淮工程造福淮河,惠及长江。”朱青介绍,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 公里,新增高等级航道355 公里,与长江、淮河形成“工”字形航道,并与京杭运河连成“回”字形水运网络,它建成后将结束淮河与长江水运不畅的历史,改变我国高等级内河航运格局。
7月1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航拍派河口枢纽船闸。
记者了解到,经过5 年多建设,引江济淮工程建设进入“主体工程攻坚扫尾、通水通航管理起步、二期工程全面开工”的新阶段。其中,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67.31 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7.66%,目前正处紧张的收尾和设备装配阶段;二期工程已通过水利部审查,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开工建设。
据介绍,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是国家2020~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引江济淮后续工程和配套工程,是皖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的重要水源、输水通道和调蓄场所。建设内容包括输水干线、骨干供水、水质保护、航运配套工程等。“二期工程先行工程蜀山复线船闸、东淝河一线船闸改造工程、5座取水口门等已开工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7.88亿元。”省引江济淮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建设计划,引江济淮主体工程2022 年底基本具备试通水、试通航条件,2023 年开展供水、航运等工程联调联试,2023 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不远的将来,江淮运河贯通南北,碧波荡漾,“期待工程建成后可以坐在运河边静静地看船、看水和看鱼。”朱青憧憬着。
方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文 余康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