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我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把获得的贷款借给一个朋友,一开始他都按期还钱,后来就不知所踪了。”昨天,在合肥市蜀山区法院里,记者见到准备起诉朋友的文女士,经朋友介绍她以3分利借出20万元,如今借款人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对方告上法庭。记者从合肥市多家法院获悉,今年以来合肥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增速明显,有的法院半年受理的民间借贷案已经基本与去年全年持平。
案件数量翻倍增长
“民间借贷案数量增长速度太快了,可以说是飞速增长。”昨天,合肥市庐阳区一位法官告诉记者。记者从庐阳区法院了解到,2011年庐阳区法院受理民间借贷案一共662件,标的额5.98亿元;2012年受理民间借贷案一共766件,标的额6.53亿元;2013年上半年,该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就已高达651件,标的额5.9亿元。“从数据上看,我们法院受理的案件数和标的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6%和97%,几乎翻了一番。”庐阳区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样的情况并非只出现在庐阳区法院。蜀山区法院透露,2012年,蜀山区法院受理民间借贷案573件,标的额3.79亿元;今年截至7月22日为517件,标的额3.33亿元,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
记者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来民间借贷案件几乎占据了合肥商事案件的一半,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案件总标的额,都远高于传统的买卖、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类案件。据统计,2012年以来,合肥两级法院就审理民间借贷及因此引发的纠纷案件7881件,同比增长67.7%,涉案金额92.9亿元。
职业放贷人增多了
记者从合肥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了解到,合肥是从2008年开始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到目前为止,在合肥市开业的已经有100家左右,目前还有数十家正在筹建待上报公司。除此之外,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的,还有一些没有正式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地下中介组织、中介人。
“以前,民间借贷之间的纠纷案件多是发生在熟人之间,但近年来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借贷越来越普遍。”蜀山区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告诉记者,民间贷款已经从“熟人交易”向“以钱炒钱”方向发展。采访中,记者随机翻阅了庐阳区法院的10起民间借贷案,发现借条已经不再是手写,很多借条都已经格式化,只需要填名字和数字,另外对期限、利率等都有明确约定,而且对违约责任,甚至对引发诉讼所需的诉讼费、律师费都作了详尽约定。
“你看,这个张某在这起民间借贷款案件中,身份是原告,而在另一起案件中,张某又成了被告。”法官告诉记者,这样的人在合肥很多家法院都是常客,也就是“职业放贷人”,他们通过向人借款和放款来为生,赚取其中利息差额。
记者了解到,民间借贷“系列案”也明显增多。“今年2月,我们就审理了一起‘系列案’,合肥一间知名的连锁超市就陷入了千万借贷风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位法官告诉记者,这家超市不仅在合肥中院有案件,在芜湖也接连被告上法庭。
更多个人参与放贷
高利,是民间借贷强有力的推手。合肥市胡敏律师告诉记者,按照民间借贷中最低的2分利贷计算,借出100万元,每月可收利息2万元,一年就是24万元。“这么大的诱惑,有闲钱的市民能不心动吗?”
胡律师仅今年上半年就接了13起民间借贷的案件,原告中主体为个人的有7个,主体为企业的4个,主体为担保、典当公司的2个。“这和以前借贷案件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不同,主体对象已经发生变化,以个人为主体的越来越多。”
合肥一位从事民间借贷业务担保公司的张总也告诉记者,这个变化确实很明显,他们公司客户包括各行各业的市民,其中有教师、公务员、医生,还有不少个体私营企业老板。“主要是合肥居民的投资渠道仍相对较窄,投资股市和期货市场存在较大风险,投资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较长且有政策风险,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收益较低,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钱更快,简单有效。”
合肥法院的法官介绍,从目前来看,卷入民间借贷纠纷的其中还有不少是中老年人,他们一般有点积蓄,但容易被诱惑,轻信别人的话,有的人法律意识极其淡薄,以为从借款处拿不回钱,凭借条到法院打官司,法院就会赔给他们钱。
提醒:高收益意味高风险
“民间借贷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法官和律师都提醒,如果借贷大户“跑路”、资金链断裂,会导致众多放贷人血本无归。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这些民事纠纷,因民间借贷引发的纠纷甚至会导致绑架、非法拘禁等刑事案件。
“一般来说,民间借贷如果有15%以上的收益率,其背后的风险很大。”律师告诉记者,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不予保护。根据法律规定,保护合法民间借贷的同时,也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高利转贷、金融传销、洗钱、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