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发起“机器人革命”之后,中国现在装设的机器人已经超越其他国家。彭博报导,中国自动化速度惊人尚未拉低薪资,却可能加剧国内所得不均,进而影响其他国家。
彭博报导,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估计,去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大增27%,来到创单一国家纪录的约9万台,几乎占全球三分之一。预料2019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近1倍,来到16万台。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本周发布的报告,这么惊人的速度尚未导致薪资降低,却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经济学家表示,自动化可能带动生产力与出口竞争力,但机器人的使用增加,可能加剧国内所得不均的状况且影响消费,而这些都可能外溢到其它国家。
彭博行业研究经济学家欧乐鹰(Tom Orlik)和陈世渊(Fielding Chen)表示:“自动化刺激供给并压抑需求,恐让中国更仰赖出口导向的成长,危及国内和全球经济更均衡的希望。”
欧乐鹰和陈世渊表示:“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对中等技能的劳工而言应该是坏消息,特别是在例行工作可由自动化取代的部门。”
在中国全面推行的“中国制造2025”计画中,机器人是工厂升级成高度自动化和先进技术作业的核心,由机器人取代生产线的劳工,也有助消除劳动年龄人口日渐减少的影响。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中国引进机器人的速度逐渐追上领先全球的南韩和新加坡,但离饱和还非常遥远,其机器人密度也低于世界平均。
彭博行业研究指出,让人担心不平等的情况加剧,因为生产力增加的好处,会牺牲劳工,造福雇主。
欧乐鹰和陈世渊表示,这样的结果不利家户支出,也可能导致中国延后转型为消费导向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