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首页 B版国内经贸
C版综合副刊 D版江淮天地
首页 - 报刊网络信息参考

农民日报】合肥大圩镇一个贫困户的脱贫之路
 


    华徽网消息   (农民日报记者 杨丹丹)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农民沈自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访华拜访的第一个中国农民。就在几年前,沈自根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早年家里穷,5亩地全种水稻。这里是地处巢湖岸边的圩区,一下大雨就容易被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只好进城打工。 ”今年56岁的沈自根回忆道,靠着做木工活的手艺,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和两个孩子的学费。 1991年7月巢湖发洪水,村里的房子全部被淹,夫妻俩带着一儿一女靠着政府的救济渡过生活难关。

  2000年起,包河区政府对圩区统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沙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高低不平的农地修整得平坦开阔,臭水沟挖成了清水塘,村里还新修了电灌站、防洪堤。 “村干部发动大伙搞蔬菜大棚。当时的政策是建一个蔬菜大棚补贴4000元。”沈自根尝试着在自家地上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种芹菜。可只会种水稻的他怎么也摸不着种菜的诀窍。不是不出苗,就是种得东倒西歪。沈自根只好向农技员耐心请教。到了第五茬,芹菜终于长得“有模有样”。如今,沈自根流转了6亩土地,加上自有的5亩地,一共建起了9个蔬菜大棚,每年种大棚蔬菜的纯收入能达到13万元。

  “只施有机肥、不打农药,只要种出菜,不愁卖不掉。因为交通便利,经纪人上门来收,还有市民上门采摘。 ”沈自根说,只有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村委会主任沈翠兰说,村里不仅通了水、电、路,还开办了幼儿园和小学。村里不少人还办起了农家乐。每逢周末,很多城里人都开车来村里度假。

  “要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才能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把精准扶贫与发展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的全覆盖。 ”大圩镇宣传委员姜晓飞介绍说,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仅有1400元,通过近年来不断发展生态农业,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万元。

2015-12-2 16:22:54
【相关新闻】:::...........
·【华徽网===美好安徽.每日一景==(13---20)】禹王宫==渡江战役馆-=中国农民大泽乡起义地第一次起义
·农民日报】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合肥启幕
·池州日报】中国农民诗会在池州杏花村启幕
·2025年中国农民诗会在池州杏花村启幕
·2025年中国农民诗会在池州杏花村启幕
·安徽电视台】“安徽省2025农民春晚”将展现徽风皖韵的和美乡村图景
·安徽省2025农民春晚在安徽广播电视台成功录制
·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固镇县举办
·安徽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落户皖北
安徽消费网
中国太平猴魁茶网
沪皖网

安徽消费网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宗旨为己任,立足安徽,为安徽消费者服务、为安徽市场优质品牌服务,打假保优,共建诚信。
网址:http://www.ah315.com

为您提供太平猴魁原产地系列茶、礼品茶、家庭茶。独家开发“太平猴魁野山茶”。
网址:http://www.houkui.com
本网是安徽沪皖网络信息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为您提供上海、安徽两地的经济协助、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公司推广;为您提供产品供销信息,是您沪皖两地合作的官方桥梁。
网址:http://www.huwan.com
电话:0551-62608422
华徽网地址:中国.安徽.合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72999268-1 皖ICP备16016461号-3
电子信箱:ZGhhw163@163.com Tel:1537551312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800*600 IE5.0 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