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吴林红 黄永礼
时间:3月7日下午
地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第一组会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7%。这个速度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同时要求各地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全国人大代表张韶春说,我理解,所谓“更好结果”,就是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就争取快一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从“三驾马车”来说,消费是“慢变量”,出口受国际影响又不可能有大的改善,因此,还是要充分发挥扩大有效投入的关键作用。但是,扩大有效投入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比如,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面临制造业‘去产能化’的压力;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信贷支持,但面临金融‘去杠杆化’压力;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面临‘去泡沫化’的压力;地方债务负担加重,面临‘去风险化’的压力等等。 ”张韶春代表的一席话犹如连珠炮,引发了其他代表的深沉思考。
张韶春代表联系实际,开出一揽子“药方”:一是要在转型升级中把握投资着力点。重点是要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投资,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要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更新改造投资,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产业。要有利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支撑的投资,包括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对一些既利当前、更管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项目建设上加快进度,在资金支持上加大力度。比如引江济淮工程、合安九铁路等,应当加快工程前期工作审批,尽快开工建设。三是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去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安徽先后推出两批共87个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下一步将重点建立起PPP项目社会资本合作方盈利的长效机制,取得更明显的成效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要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解决好前置审批、投资成本和政策落实等制约,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充分发展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