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北京商报报道)转基因食品利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昨日解读《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时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一点是明确的,农业转基因产品的市场不能都让外国的产品占领。而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这是近九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第六次提到转基因技术,种种迹象显示农产品转基因发展节奏正在转变。
“中国在转基因领域起步较早,虽总体上跟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有明显差距,但在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等领域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越来越强,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方面我们不能够落伍,这一点是明确的。”韩俊说。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04年至今的12个一号文件中,“转基因”6次被写入文件。2007年首提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2008年强调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和2010年提出要加快推进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培育新品种产业化;2012年则强调进一步实施重大专项,提出了“分子育种”这一与转基因相近的说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等专家认为,六次提转基因技术传递的正是中央持续鼓励转基因科研、探索其商业化道路的信号。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指出,从执行标识到启动科技专项,再到培养新品种,直到目前科学普及,中央对转基因的态度正在逐渐转变,由开始的研发、培育转向现在的科普,在逐步为将来的转基因产业化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