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徽网消息 ( 李阔 韩震震 李敬)现实中,汝亚峰是位63岁的花甲老人,疾病缠身,15年间先后经历了下岗、车祸、残疾和贫困的煎熬;而在网络上,他是知名网友“雅风”,意见领袖,每天开着助步车,手持DV,穿梭于安徽太和县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镜头关注身边困难群体,传递正能量。
生前热衷公益,死后无偿捐献遗体和眼角膜。近日,汝亚峰因病不幸离世,追悼会当天,太和县数千群众冒着严寒赶来送别老人最后一程。


群众送别雅风现场
经历磨难后,老人重新“站立”
汝亚峰,太和县城关镇人,原是太和县冷冻厂一名职工,后调到外贸公司上班,没过多久,就下岗了。为了谋生,1997年,汝亚峰筹资购买了一辆货车,然而,没过多久,汝亚峰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骨折,后因治疗不善引发骨髓炎,终身残疾。“为了治病,房子卖了,车也卖了,家里啥也没有了,我躺在床上,心想,还不如死了算了。”
得知汝亚峰的遭遇后,当地政府及时把他作为生活救助对象,单位每年从党费中挤出部分资金,帮他渡过难关。让汝亚峰想不到的是,许多比他还困难的下岗职工也向他伸出了援手。
一颗颗的爱心让汝亚峰的心重新变得热乎起来。“这世上还是好人多,为他们,我要好好地活着!”凭借着这样的信念,汝亚峰重新“站了”起来。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汝亚峰夫妇先后落实了社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并按照政策办理了病退手续。
满怀感激,汝亚峰主动拒绝了社会对他的救助,并成为太和县志愿者联盟的一员,积极参与了汶川地震捐款、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演出等多项社会公益活动。用他的话说,贫困的帽子咱不能总戴着,自己生活好了,也要回馈社会。
“他可热心了,听说谁家有困难,总是及时伸出援手。”附近的几位居民说起汝亚峰,总是竖起大拇指。
6年用DV记录身边感动事
打开“土豆网”,时常可以看到打着“雅风制作”标志的视频短片。公园晨练、城市建设、社会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看过的人都说,拍摄得很阳光,看过之后心里暖融融的。而这些都是63岁的汝亚峰自己拍摄、制作的。
2008年,汝亚峰花了1000多块钱从网上购买了一部摄像机,从此当起了业余“记者”,每天开着助步车穿梭于太和县的大街小巷,及时将太和县实施的重大工程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也是从2008年开始,汝亚峰开始关注公益,他把手中的DV对准了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他在网上发布80岁老人情暖弃婴“小坚强”的帖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关注患有白血病的太和学生杨尊义,其所在的200多人的小村庄,募集6万多元,使杨尊义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他从媒体上关注到了阜阳“拴在路上长大的女孩”倩倩,拖着残疾的身体,陪着女孩从阜阳赶赴合肥,最终成功接受治疗;闻知太和县金庄中学学生王猛身患白血病,仍坚持学习,汝亚峰默默记于心中,迅速与多名网友一起发起救助活动;听说赵庙镇一年过花甲的老人,上有九十岁老母需要赡养,下有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需要照顾,汝亚峰与众多网友多次前往家中看望,捐款捐物,嘘寒问暖。。。。。。
除公益外,汝亚峰还关注身边存在的问题。比如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文庙,遭遇垃圾围堵,门旁的垃圾中转站一天到晚臭气熏天,连围栏也没有。汝亚峰多次关注并把这些拍下来发布到网上。很快,有关部门加派了保洁人员。
生前做公益死后捐角膜
多年来,关注公益也让汝亚峰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太和公益第一人”、“公民记者”、“阜阳好人”等头衔纷纷接踵而至,但在汝亚峰看来,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这些关注。
“我最开心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了一批有文采、高素质、富有仁爱之心的年轻朋友,”汝亚峰曾说,他是位残疾人,对弱势群体的辛苦感同身受,能够与网友朋友一起为这些弱势群体做点有益的事,让他感到特别开心。
2013年,由于糖尿病和呼吸道疾病,汝亚峰的身体大不如前,出门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尽管如此,他依然在网络上关注着公益活动的各种消息。十一期间,老人家还拖着病体,参加了与重阳节挂钩的主题公益活动。
2014年1月8日,“雅风去世了”的消息在阜阳当地论坛传播开来,认识他或听说过他的当地群众无不为他的突然离世扼腕叹息。汝亚峰去世后5个小时,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有关人员就从合肥赶到他的家中,取出了老人的眼角膜。
据太和县红十字会的人员介绍,早在去世前三个月,汝亚峰就已在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协议书上签了字,成为继太和老党员苗为民之后,太和县捐献遗体和角膜的第二人。
汝亚峰妻子陆奎莲回忆称,自苗为民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老汝就不止一次地说起也要捐献自己遗体和角膜。”陆奎莲还清楚地记得汝亚峰签字那天的情景:那天清晨一大早就开着助步车出门了,回来后就高兴地告诉她终于把协议签了。
“人这一生总要有点追求,老了就更得如此,像我现在一样,帮助到一个人,我就感觉自己做成了一件事,这种成就感让我快乐、满足。只要还能动,我一定将公益坚持到底。”汝亚峰生前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它也正在激励更多当地网友从事各种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