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的梦想,在春天拔节——
【安徽日报编者按】 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始终勇立改革潮头的安徽,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踏上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小岗村农民按下18个红手印之后,中国农村改革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歇。
从“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树立起中国农村改革的标杆。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安徽经验”播种、收获于江淮,一次次走向全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城市与乡村走向更紧密的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安徽。2013年11月,安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再探新路,20个县(区)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从这个春天出发,安徽又一次站在农村改革的前沿,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崭新的改革篇章,追逐绚烂辉煌的梦想。
土地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经营→流转集中经营。土地经营从分到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再出发,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启示一
始终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66倍——1978年到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份数据,对于当年冒险分田的小岗村农民来说,意味深长。
36年前,小岗村“分田单干”。作为“改革原点”,小岗已写入历史。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行程,由此开启。
“不分田,不行。 ”任何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国农民,回忆“包产到户”时,差不多都会说这句话。
危机深处是转机。与小岗同样具有标本意义的,是肥西山南公社小井庄村。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两个小村落的一小步,催生了中国农村改革历史性的一大步。
石破天惊,农业活力迸发。此后三十多年,粮食产量节节高,2013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总产达655.9亿斤。
“小岗引发的第一波农村改革,最终形成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然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基础。深化改革,这一制度不能改变。 ”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培秀说。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当初参与包产到户的几个村民组,已没有一个农民在经营自家田地了。 ”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祖好说,2010年,所有土地全部转租给一家企业,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进了城。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进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土地由“分”到“合”,成为历史必然。
多年以后,审视安徽的农村改革,自始至终贯穿的,是强烈的危机意识。
如果说当年土地的“分”,是由危机意识倒逼而来,那么如今土地的“合”,依旧是由危机意识倒逼而来。因为没有土地流转,就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无从谈起。
小岗村也一样。严金昌、严立华、严立学……这些昔日分田到户的先行者,恰恰又成为土地流转带头人。
“按照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村里正着手改造流转起来的4000多亩耕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张行宇介绍说,发展现代农业,土地不集中不行。
小岗村口,是一个占地200多亩的葡萄园。这个经土地流转而兴起的现代农业园,园主叫严德友,是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的儿子。而严金昌的20亩地全部流转给了他。
从辩证的视角,观望安徽农村生产方式变化:过去由“合”到“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而今由“分”到“合”,也是现代农业发展内在规律使然。
土地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相生。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耕地流转率达32%,农民合作社4.18万个,各类专业大户超过15000户,家庭农场近4万家。
如何看待土地的分分合合? “分”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合”也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无论是昔日的‘大包干’,还是今天的探索新型经营方式,安徽农村改革一直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省农委副主任许伟说。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意味着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再出发的根本目标。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意味着最大限度集中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改革再出发的群众基础。
腊月时节,萧县圣泉乡郭庄村农民王金乐,和村民们一起喜滋滋地领到了分红款。两年前,王金乐拿5亩地入股村蔬菜产业示范园,第二年就分红4万元,超出种地收入10倍。
机制一变,土地生金。王金乐们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意见。土地确权,是深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基础。新一轮改革的浩荡春风,必将唤醒沉睡的土地,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改革再出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能变。时代变迁,改革精神传承不息,改革步伐永不停顿。